从非洲市场看中印制药企业国际化差异

  □ 张熊

  中国与印度同为医药大国,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供应链中都占据重要地位。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度号称“世界药房”,是最大的仿制药出口国。

  目前非洲仅次于北美,是印度药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未来非洲医药市场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增量市场。从非洲市场来看,中印制药企业国际化差距在哪呢?笔者现从人员走出去、国际化驱动力、产品走出去、国际组织业务、本土化生产和生态体系六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人员走出去对比

  印度与非洲多国曾同属英国殖民地,与东非隔海相望,非洲是印度人移民和务工的重点地区之一。据公开数据,目前,约有超过300万拥有印度血统的人生活在非洲。在南非,印度移民超过150万,占南非总人口的3%;而毛里求斯的印度裔占比高达70%。印度人在非洲历经几代,已经扎根并真正融入当地,他们在包括医药行业在内的多个领域建立了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如马德瓦尼和马赫塔等几个印度裔大家族,基本控制了肯尼亚等多个东非国家的制造业和零售业市场。

  中国人到非洲经商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大批中国人前往非洲援助铁路建设。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非洲经商创业,对非医药贸易大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目前已有超百万中国人在非洲工作。

  产业的国际化离不开人的国际化。因为历史原因,印度已经在非洲形成了客观的先发优势。

  2.国际化驱动力对比

  据印度药品出口促进会(Pharmexcil)公布的数据,2019-2020财年,印度制药行业国内市场规模为225亿美元,虽然近几年增速很快,但与中国市场规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印度拥有一万多家制药企业,受限于本国市场,为了生存与发展,印度药企很早就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早在1977年,印度当时的第一大药企Ranbaxy就在尼日利亚成立了首个合资公司,开始其国际化征程。1990年,Glenmark也进入非洲市场。生存环境决定了印度药企要走国际化道路。

  中国医药市场容量巨大,现已是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拥有4400余家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与印度相比,中国企业并没有“走出去”的生存压力。相反,多年来中国医药行业形成了“营销为王”的导向,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依靠灵活的销售手段,在国内有很好的发展。因此,对于在全球市场中占比仅为3%的非洲医药市场,中国企业缺乏开拓动力。

  印度企业走出去是为了“活得了”,中国企业出海则是为了“活得好”。近几年,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与集采等新政影响下,部分国内企业也陆续开始出海。

  3.产品走出去对比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进口药品市场,印度药品“一骑绝尘”。麦肯锡报告显示,201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进口药品市场中,自印度进口的药品金额占比29%,排名第一;自中国进口的药品金额占比6%。

  非洲当地药品产量很低,所需药品只有大约2%为非洲本地生产。非洲市场上消费的仿制药大多依赖进口,高度的互补性使得印度药品大受欢迎。我国虽然也是仿制药大国,但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实施前,国内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在非洲市场的起点较低。而印度企业深耕非洲市场多年,已在当地注册大量产品。如印度Macleods公司,目前在东非地区已注册超过300个品种,还有200个品种处在注册过程中。很多印度仿制药也已打造出品牌优势,形成了强大的产品和品牌组合群,如Strides在神经病变、疟疾和贫血等治疗领域建立了多个品牌。

  我国出口到非洲的制剂多采用代工模式,除了少量头部企业或实现本地化生产的企业在当地拥有一些品牌以外,很多都是以CMO(合同生产组织)的形式将产品出口至非洲,鲜有通过自有品牌拓展非洲市场。另外,同质化非品牌仿制药极易在非洲陷入恶性价格竞争。以尼日利亚为例,2013-2019年间我国出口尼日利亚的制剂金额在1亿美元左右波动,并未有大的增长,但国内出口商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未走品牌发展之路,导致深陷价格竞争。没有品牌,产品走出去就无法做到差异化,也难以建立稳定的价格体系,最终就会出现严重的“内卷”。

  4.国际组织业务对比

  非洲医药市场有一个特点,即药品采购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环球基金等国际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援助资金。比如非洲抗疟药的采购,其70%的资金来源为国际组织和机构援助资金。

  在采购治疗疟疾、艾滋病、结核等疾病的药品时,国际组织会从符合WHO PQ认证资质的企业中进行选择。印度药企人员很多来自国际药企,他们熟谙国际认证与准入规则,优势显著。WHO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通过PQ认证的制剂共593个品种,印度企业产品占比65%,中国占比8%;通过PQ认证的原料药共153个品种,印度占比50%,中国占比36%;通过PQ认证的疫苗共257个品种,印度占比43%,中国仅占比2%。仅印度Macleods公司,就有超过60个制剂和原料药品种通过了PQ认证。在中国,复星医药下属的桂林南药当属非洲国际机构业务的佼佼者,目前该企业也仅有24个产品(抗疟药制剂)获得WHO PQ认证。

  印度企业在非洲公立市场招标和国际机构招标中占尽优势,而中国企业因为缺乏资质,很多招标无法参与,失去很多机会。

  国际化需要遵照国际规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来中国企业需要继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大投入以获得更多国际认证资质。

  5.本土化生产对比

  印度在非投资建厂的企业并不多。2005年,印度医药巨头CIPLA在乌干达投资建设的工厂Cipla Quality Chemical Indusries Ltd,属于东非最大的药品生产企业。该企业产能为每月1.3亿片,2020年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3.6亿元。

  从国内企业在非洲的本土化生产情况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上海医药集团在苏丹投资建厂开始,陆续有上海同美、人福药业、格林菲尔德、三圣药业、复星医药等企业在非洲布局实体。以人福药业为例,自2016年该企业在西非马里的工厂投产运营以来,工厂年营业额可达人民币1亿元以上,每年可生产3000万瓶糖浆和4000万瓶大输液,是目前西非地区技术标准最高的制药企业。

  印度药企在欧美市场的并购与资本运作模式,在成长中的非洲市场尚无太大用武之地。因此,相对于欧美发达市场,我国在非洲市场本土化生产布局方面与印度并未形成太大差距。

  6.生态体系对比

  除了工厂以外,印度药企在非洲设立了大量分支机构,构建了完善发达的销售网络。比如,Ajanta在19个非洲国家有分公司,Strides在40多个非洲国家有销售团队,DR Reddy’s、Lupin、Macleods等企业也在非洲有多个分公司。此外,很多印度人在非洲当地设立了医药批发企业,从印度进口大量药品批发到当地的零售药店。而很多零售药店,从老板到售药人员,大部分是印度人。还有很多印度侨民获得了非洲当地的从医资格,并开设了自己的医院、诊所。以肯尼亚为例,自1963年独立以来,就有大量印度医药人到肯尼亚开拓市场。目前,肯尼亚的药厂、医药公司、进口商、分销商多数都由印度人掌控。可以说,在非洲整个医药生态体系中,印度人无处不在,已经形成全产业生态体系的布局与协同。

  有些中国医药企业也陆续在非洲进行生态体系布局。2017年,复星医药出资6300万欧元收购Tridem Pharma 100%的股权,积极扩展在非销售网络。目前该企业在非洲12个国家设有子公司,业务覆盖34个非洲国家,拥有超过800名非洲当地员工。2020年复星医药非洲营业收入达到2亿欧元。但整体来看,中国企业在开拓非洲市场方面还未成建制,布局上鲜有能够渗透到非洲当地整个产业链的,也未能像印度企业那样在非洲形成产业生态,缺少体系协同。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hangye/yaopin/2022-01-24/56845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