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作用与功效,开启血压的科学管理

  • 2025-02-06 10:13:30   
  • 李明朝
  • 快讯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常见慢性病[[1]],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治疗目标主要通过控制血压,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2]]。

目前,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药物治疗是有效控制血压的关键措施[2]。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作为临床常用[[3]],也是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线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作用与功效?降压控压双平稳

研究数据证实,收缩压每降低10mmHg,舒张压每降低5mmHg,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减少40%,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16%,心力衰竭减少50%,恶性急进型高血压减少94%。由此可见,降压是“硬道理”!

同时《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 年修订版)》对降压治疗有了更进一步的建议:除了高血压急症,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开启降压治疗的过程中,应遵循平稳的原则。一方面降压要平稳,在4~12周内平稳地降至目标水平,高龄、冠状动脉或双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高血压患者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另一方面日常控压同样要平稳。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作为以平稳见长的降血压药,以其原研药络活喜为例,它通过同时阻断L型和N型钙通道,让钙离子地与细胞膜结合及解离更为平稳[[4]][[5]]。患者在服用后的4-8小时内,血压开始逐渐平稳下降,减少因血压快速下降而引起头疼、心率过快等问题[5]。

并且,它还能有效改善动脉弹性,减少血压波动[[6]],保持血压的稳定。坚持服用可让血压一直稳定地在安全范围内波动,不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缺氧、缺血,从而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7]。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作用与功效?长效持久更安全

实现24小时血压完全控制是降压治疗的关键目标。因此,指南更推荐临床医生优先使用可以覆盖24小时以上的长效降压药[2]。

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作为第三代长效降压药,分子半衰期较长,可使血药浓度维持长达30-50h[[7]],1天服用1次,1次1片,长效控压时间超过24小时,即便偶尔漏服,对血压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减少血压波动危机出现的几率,让血压管理更加平稳持久[5]。

除了“平稳”和“长效”的优势,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上市的30年间,超过2000的临床实践数据、丰富的医学循证以及国内外权威杂志和机构对其安全性同样进行了认证[[8]]。均证实它不容易引起头疼、心悸等不良反应[1],给肝肾带来的负担也相对较小。在实际用药时,它还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这4大类降压药物及中药联合用于降压治疗,为一线医生和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降压治疗新选择。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作用与功效?坚持使用护心脑

本文开头以强调,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

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含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左旋氨氯地平和右旋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能够帮助控制血压,右旋氨氯地平能促进血管释放内源性一氧化氮(NO),有效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压变异、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和进展、降低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2] ,长期使用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最后,目前市面上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能有两种包装,老版标识是Pfizer,新版本是Viatris。这两个版本的药品品质完全一样,只是因为产品所属公司完成了正式更名,包装随之更新了,产品本身没有变化。新版产品还是原来的那个原研络活喜,无论是成分、药效还是安全性,都与之前的络活喜毫无二致。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不用担心药品的品质。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通过本文可以发现,以其原研药络活喜为例,平稳、长效持久、安全性高、心脑血管获益是它最为显著的“标签”,也是血压管理的科学“密钥”。同时,在进行降压治疗的过程中,还应树立科学的用药意识,了解血压管理是一个长期管理的过程,谨遵医嘱规律服药;在生活中,还要定时监测血压、饮食要稳定、加强锻炼、保证每日充足的睡眠时间,以此更好地控制血压,最大限度地减轻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林婷.改善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 2012, 12(4).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高血压联盟(中国),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 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J].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2024, 32(7): 603-700.

[[3]] 代勇军.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哪些作用?[J].家庭生活指南:下旬刊,2020(5):0043-0043.

[[4]] Furukawa T,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1997;121(6)1136-40.

[[5]] Takeshi T, et al.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 2003;25525-535.

[[6]] Wang JG, et al. J Am Soc Hypertens. 2014;8(5):340-349.

[[7]] Qi-Fang,Huang,et al.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9;21:648-657.

[[8]] 卢新政.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药物适用人群的推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 18(1):15-15.DOI:CNKI:SUN:LXGB.0.2012-01-008.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kuaixun/2025-02-06/71333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