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防治新思路: 肺结节及早期肺癌一体化管理

  日前,“首都医科大学胸外科学系2023学术年会暨胸外科微创新技术新进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邀请多家医院的胸外科专家学者,聚焦胸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微创新技术的发展,分享最新行业信息,交流先进经验。

  会议伊始,首都医科大学胸外科学系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教授发表致辞。他提到与会21家医院的胸外科各有特色,无论是床位、规模还是手术量,均非常可观。首医胸外科学系的辉煌少不了各学系单位的积极参与,是首医胸外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希望通过学系年会将大家聚集起来,互相探讨交流,分享临床经验,共促科研教学,携手推动胸外科的发展。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院士、中日友好医院刘德若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修益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闫天生教授分别发表致辞,对与会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会议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坚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张兰军教授做学术报告;同时,来自首医胸外科的医生、护士们参与了胸外科微创技术新进展交流会、护理研讨会、青年医师“菁英”学习交流会等丰富的学术活动。

  在专题讲座环节,张毅教授发表了题为“肺结节及早期肺癌一体化管理模式进展与展望”的演讲。他指出,我国肺结节患者数约为1.2亿,占据了我国近十分之一的人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数据,2020年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位居首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原因是肺结节的漏诊、误诊、过度治疗和延误治疗时机等不规范治疗。

  如何实现对肺结节的有效筛查、正确诊断、正规治疗、持续跟踪?张毅教授介绍了宣武医院胸外科联合百洋智能科技的科研成果——肺结节及早期肺癌一体化管理模式。他场景化地展示了系统如何整合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慢病管理,为患者提供肺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疾病的全程管理。

  在筛查环节,系统通过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能对肺结节进行高精度检测和分类,准确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和浸润性,并能够对比多次检查结果,大大提高筛查效率及有效性。

  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系统可以提供完善的手术规划,并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病灶的性质特征,提供不同的手术方案供医生选择。亚肺叶切除的难点在于肺内结构复杂多变,变异的支气管和交错的动静脉会增大手术难度,而系统通过流域分析的方法可以精准判断出受影响的切除范围,自动形成3D切缘球,更加精准地确定切除范围。

  对于局晚期和晚期患者,基于专家经验、多个最新指南、真实世界数据三大引擎,肺癌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 SmartCDS for Lung Cancer )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符合循证医学、有优先推荐顺序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和建议。

  治疗后,医生还可通过诊后管理系统持续管理患者,通过系统的自动预警、自动匹配随访路径等功能,实现对患者诊前-诊中-诊后流程的全覆盖。

  张毅教授指出,实现肺结节及早期肺癌一体化管理,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推动我国肺结节及肺癌的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提高肺癌早诊、早治率,降低肺癌死亡率,减轻国家医疗负担;,同时,过程中沉淀的大量患者数据对于推进我国肺癌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科研意义。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kuaixun/2023-11-24/66316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