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惠星
● 谣言起因 ●
荔枝在古代就叫离枝(离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就有“离支”一说,可见那时的人已认识到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枝叶。唐代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就形象地说,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荔枝营养丰富,口感香甜,贵在一个“鲜”。“离了枝”的荔枝色、香、味会很快改变。古代不得已,只能把荔枝连枝割下,以延长其保鲜期。远离产地的荔枝不免让人遐想万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放小口罐、竹子内密封……这些俨然都已成了电视剧的素材。
直到今日,对荔枝等水果的保鲜技术研究一直在深入。从荔枝果实组织结构、采摘后的生理活动到引起其果皮褐变的内外因素、保鲜方法的选用等等研究成果频出,像气调贮藏保鲜法、辐射保鲜法、臭氧保鲜技术……而近年又屡屡传出市面上的荔枝大多泡过“保鲜水”,听起来很吓人。
正儿八经的冷藏是从荔枝采摘时就开始的。荔枝通常是在八成熟时开始采摘,直接放进带冰袋的泡沫箱,冷藏储运、冷藏销售,直到进入家庭冰箱,保持全程冷链。类似这样操作的还有像杨梅那样的娇嫩水果,与鲜奶、冷鲜肉等食品的冷链经营大同小异。没有冷藏柜销售条件的商家,有些会放些冰块在散装荔枝中销售(当然更多的则是“裸销”)。如果冰块化成水,荔枝泡在冰水里,这卫生状况就不容乐观了。于是,好多人就会担心荔枝泡着的水是不是所谓的“保鲜水”?市面上的荔枝有没有被“保鲜水”浸泡、喷洒过?
● 技术辟谣 ●
究竟有没有“保鲜水”
消费者对“保鲜水”的顾虑归纳起来大致是三个方面:有没有用?是不是合规?安不安全?
实际上“保鲜水”只是一个俗称。从一些媒体报道看,有些商贩使用的“保鲜水”是“添加微量硫酸或盐酸水制成”“稀释过的甲醛和二氧化硫”“柠檬酸和食盐混合水”“保险粉(低亚硫酸钠,又叫连二亚硫酸钠)”等等。从保鲜技术角度看“保鲜水”属于化学药剂处理保鲜法。一听到化学药剂四个字,有些人就觉得都是在用药,会有些莫名的紧张。因为在普通消费者概念里,化学药剂的范围非常宽泛,硫酸、盐酸、二氧化硫、甲醛、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这些都是药啊,用多了肯定不好。于是,利用消费者的这些心理,某些谣言就“应运而生”了。
“保鲜水”的使用规范
其实,从作用上看,二氧化硫、低亚硫酸钠本身就是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稀释过的甲醛有防腐作用;柠檬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主要是酸度调节剂,但它也有抗氧化、防腐作用;微量硫酸或盐酸水能降低荔枝的pH值。有研究表明,在荔枝果皮前期褐变时,通过浸泡酸溶液可以恢复或部分恢复果皮的红色。总的来说,商贩通过浸泡、喷洒这些“保鲜水”,一能防腐延长保存期,二能让荔枝鲜红好看。
也有媒体记者购买了荔枝样品送检,并未检出稀硫酸、稀盐酸、二氧化硫及甲醛,于是作出了“如果用二氧化硫或盐酸等处理荔枝,会有刺激性气味,也很容易引起果肉变质,对商贩来说得不偿失。这些传言多为谣言”的判断。但这样的检测结果一般“只对样品负责”,或者只是在佐证“保鲜水”的使用看来并不是非常普遍,而不能完全排除“保鲜水”的使用。
其次,从合规的角度看,《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二氧化硫、低亚硫酸钠(另外还有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可以用于“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其二氧化硫残留量上限为0.05克/千克,这样的使用量属于硫处理保鲜法范畴。柠檬酸则“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当然,任何原料的使用前提是其质量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工业原料是绝对禁止用于食品中的。当然也有一些滥用的现象不可避免,曾经就发现过用工业保险粉加工蜜枣的情况。至于甲醛,在食品界臭名昭著,就不说它了;硫酸,那是毁容利器,想想都恐怖,根本不可能用于食品,哪怕是稀硫酸;盐酸其实也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酸度调节剂,但仅限于用在蛋黄酱、沙拉酱中,在荔枝上使用当然不行,属于超范围使用。
“保鲜水”是否安全
上面提到的可让食物“保鲜”的6种物质(硫酸、盐酸、二氧化硫、甲醛、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有3种(二氧化硫、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可以按规定使用,安全性自不必多言。剩下的硫酸、盐酸、甲醛肯定不能用,但如果用了会怎样?
要知道,即使有商贩使用硫酸、盐酸、甲醛来“保鲜”,一般也是“添加微量、稀释过的”硫酸、盐酸、甲醛,不太可能高浓度使用。一来浓度大了对恢复果皮红色反倒不利,二来会有刺激性气味,残留过多荔枝又容易有酸味,这样我们的感官就能识别。
万物皆有毒,关键看剂量。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毫无意义的。荔枝是鲜食水果,口感极其“敏感”。荔枝不宜大量进食,吃多了易患“荔枝病”——大量食用荔枝后产生的突发性低血糖,医学上也称为荔枝急性中毒。
我们谴责的是超量、超范围、不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但没有必要过于夸大“保鲜水”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至于朋友圈转发的说吃了用药水浸泡的荔枝会发烧,还可能会引发手足口病,等等,更是无稽之谈。
买荔枝留个心倒是真的,尽量在有保鲜柜或有冰块一起存放的商家买——冷藏保鲜了自然就没必要用“保鲜水”了。买的时候要闻一闻,吃之前先洗一洗、尝一尝,这样总不会错。
(本文作者系《活着要懂添加剂》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