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政医管局拆分落地,医政司实权在握,防疫仍是第一要务

  • 2022-11-15 10:00:02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11月8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官网低调更名。今年2月国家疾控局成立之时,公布此消息,至此终于尘埃落定。

官网显示,原医政医管局更名为医政司,原卫生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卫生应急办)更名为医疗应急司,综合监督局同时被撤销。

历时9年,国家卫健委“权力最盛”的司局——医政医管局由此“分拆”:原先的公卫、血液、行风建设与慢病管理等职能被划分至医疗应急司;与医改、医疗事业发展、医疗质量等相关核心职能仍留在医政司。

落定背后,是半年来弥漫在业界的反复猜测——在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医政医管局,为何拆分?是长期调整,还是灵活动态的过渡性调整?如此分割,对实际业务会产生多大影响?

八点健闻向多方了解到,此次,医政医管局的改革或旨在为“大疾控”让路,是现阶段“过渡期”的权衡之计。

熟悉国家卫健委决策层的资深人士认为,此次“拆分”,更可能与现行整体防疫政策调整有关。

为应对未来防疫重心转移,有必要构建三道防线——负责监控预警的国家疾控局、主导公共卫生的医疗应急司,和主管医疗机构的医政司。“拆分之后,三者权责更加清晰,有利于转变目前卫健委 ‘眉毛胡子一把抓’ 的局面。”

但此番调整能否符合预期?尤其医疗应急司能否扛起大旗、与其他司局顺畅衔接配合?过渡期后,医疗应急司的职能回归与否?这些仍是颇受关注的话题。

“实权”依旧集中医政司

早在今年2月,副部级的国家疾控局“三定方案”颁布的同时,原医政医管局的调整方案就已公布。但直至上周,官网的机构名称才被更改。

与此相呼应的是,上周末紧随而至的“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 ‘二十条措施’ ”颁布。

一位公卫专家曾向八点健闻表示,“在坚持动态清零的前提下,控制疫情的手段减少,防疫的压力会从整个社会,更加集中到疾控和医疗系统。”

某种程度上,医政司和医疗应急司的成立,也暗合着疫情防控策略的转变。

“在这种情况下,筑牢医疗机构防线,防止病死率过高、避免医疗挤兑就成为关键。”一位接近国家卫健委的医院管理学者向八点健闻进一步解释,“此前抗疫几年,医院经常因院感而停诊,放开之后需要强化分级诊疗。”

据该学者猜测,此次卫健委司局的调整,恰恰是要厘清权责,建立起三道防线:

国家疾控局为第一道防线,做好针对疫情的监控预警、流调等前期工作;医疗应急司是第二道防线,承担社会面疫情控制、全员核酸检测等任务;第三道防线是医政司,确保医疗机构在本地将重症患者处理好,减少病死率,防止发生医疗挤兑。

第三道防线意味着“兜底”。具体到新成立的医政司,业内普遍认为,其依旧要承担最主要的职责。

更重要的是,医政司需要保有原医政医管局强大的、对全国医疗机构的调度能力。

回到9年前,医政医管局成立的背景在2013年的机构改革,原卫生部和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组建成了新的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由此,原医政司和医疗服务监管司合并组成医政医管司。

新冠疫情之前,医疗圈常有议论称,随着发展,医政医管局的权力过度集中,一度掌握了国家卫健委大约70%的行政审批权,成为卫健委内部实权最大的行政管理部门。

但到了三年疫情期间,这种对医疗机构的统筹和管理能力,直接转化成了对医疗机构的快速调度能力,且远超于本该担此重任的应急办。

据悉,此次医政医管局职拆分后,医政司依旧在医院管理方面能够“手握实权”,能够继续发挥这项能力。

一位资深医管专家解释,通过观察原医政医管局两个下设直管单位的“去留”,可推测司局的职权范围。在此前,医政医管局先后下设、直管了两个事业单位——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和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两个单位团队规模达两百多人。

据内部消息称,此次改革后,两个单位并未被划分走,而继续归医政司管理。这成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定心丸”。

多位接近国家卫健委的人士还向八点健闻透露,医政医管局拆分后,医政司依然掌握公立医院管理、绩效考评等重点工作,守好医疗发展的“高线”。

医疗应急司:专为疫情背景所设的职能调整

多位人士向八点健闻强调,要站在配合国家疾控局成立、强化公卫职权的角度去理解此次医政医管局的拆分。

“医政医管局拆分的消息,今年2月份随国家疾控局‘三定方案’一道公布。这或许说明,卫健系统里,要‘升格’疾控和公卫,需要‘削弱’其他部门。”医改专家徐毓才说。

医政医管局拆分后,一部分职能与应急办合并,组成新的医疗应急司,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早在2004年原卫生部时期,卫生部就组建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当时的国家刚刚经历SARS疫情,意识到我国在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机制不健全,痛定思痛下,决定成立卫生应急办公室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但在后续的工作实践中,卫生应急办、疾控、医政医管等平行部门之间各行其道、沟通不畅的问题较为明显。

“就比如这次新冠疫情的卫生处置中,医政医管局走上‘前台’,出台了一版又一版诊疗规范、指南,包括组织调度跨地区医院和专家进行医疗支援等。”一位接近卫健系统的资深专家向八点健闻表示。

“但从原则上来说,这些都属于卫生应急办的工作职责。”

早在成立时,卫生应急办的主要职能很明确:依法组织协调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负责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组织拟定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尴尬的地方就在于,不是卫生应急办不想管,而是新冠初期传染性强,病死率也高,医疗救治在疫情防治中变得非常重要。”上述专家称,对于医院、不同医疗机构里的人和事,卫生应急办也并不熟悉,甚至不一定指挥得动。

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医政医管局和卫生应急办职责不清还有另一隐患——医政医管局负责的医院行业管理等日常工作可能被拉下或延后。

“为了保证应急工作和常规工作都能正常进行,做好平战结合,成立医疗应急司,把行风建设、医疗监督等涉及医疗机构管理的人和职能划拨过去,是非常合理的,有利于大家将来有条不紊地各司其职。”上述专家说。

另一个角度的政策解读则落点于,从应急的角度看,卫生应急是更大的范畴,包含了医疗应急的内容。

“这可能是没有把疾控单独出来,仍然让它隶属于卫健委,同时又在卫健委内部拆分出卫生应急司的原因。”徐毓才表示。

但在实践过程中,国家疾控局和医疗应急司的相关职能可能难以厘清,两个部门该如何相互协同?

多位专家无不担忧。

“国家疾控局虽然隶属于国家卫健委,但毕竟是副部级单位,已经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了。并且,国家疾控局也下设了应急处置司,这意味着,疾控以后要和2个应急部门协同配合,无疑需要更大的协调力度。”一位医院管理研究人员说。

“如果未来还要跨省跨区域调配医疗资源,可能还是得医政司参与协调。各部门具体的协作方面,还待通过实践的检验。”上述接近国家卫健委的医管学者表示。

也有专家因此表达了遗憾。这次调整只限于卫生系统内部“调来调去”,并没有从外部吸收任何新的管理权限或资源,而旨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公卫应急体系,理应掌握更强的集中性、权威性,才可能“号令群雄”。

无论如何,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还寄希望于具体的落地过程。

“这次医政医管局的拆分更重要的应该是应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上述学者研判,“明年两会之后,或者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变化之后,可能会重新调整布局。”

史晨瑾、田为|撰稿

李琳丨责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11-15/61285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