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 “厌小”“仇孩” 情绪泛滥,根源何在?

  • 2021-10-03 16:00:05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图文无关)随着孩子长大,理性会逐渐发展,也会习得更多的社会规范,但是,人类在成长期间,和别的哺乳动物幼崽一样,会不断试探自己力量和行为的边界。(ICphoto/图)

网上流传一则视频,一个小男孩在公交车上不断去踢一个年轻男子,踢得不重,但挑衅意味明显。年轻男子最初似乎在好言相劝,突然间冲动地把孩子拎起来狠狠地扔到地上,并用脚去踩头。孩子并无大碍;年轻男子被拘留,后悔不已。

这不过网上流传的众多熊孩子遭到惩罚的视频中的一例,视频之下的留言,照样是熊孩子活该之类的谩骂。

熊孩子当然应该教育,但网上的这种情绪更值得反思。

熊孩子的熊,很大程度上是生理性的。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哭闹,是难以劝服、压服的。即使大一点的孩子,因为其大脑理性发育不成熟,很多时候,是难以说服、压服的。

一位八个月的婴儿可能会在飞机上吵闹,父母预先告知周边乘客,并送一点小礼物,这是父母有公德。但是,如果父母不预先致歉,也没有问题,法律并不支持其他乘客因孩子哭闹而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因为这种现象,并不是侵权性质的。父母的歉意,只是道义上的。

随着孩子长大,理性会逐渐发展,也会习得更多的社会规范,但是,人类在成长期间,和别的哺乳动物幼崽一样,会不断试探自己力量和行为的边界。5-8岁时有一个“第一反抗期”,不再那么听话,有变为“熊孩子”的倾向。如果长辈宠溺,这种“试探”环节,没有足够强大的负反馈,孩子不良行为的边界就会扩大。不幸的是,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在宠溺之下,往往会超过了社会规范,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安全边界。

面对孩子的这种生理特性,成年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有句话叫做:“如果你要保护好你的金鱼,你就别把猫放在鱼缸旁。”

网上流传一则熊孩子故事,一个年轻人在自己房间放了很多昂贵的手办,亲戚带孩子来玩,她还叮嘱过父母,结果父母仍然把亲戚家10岁的小男孩放进了她的房间。结果可想而知,损失惨重,亲戚之间也闹得很不愉快。这事被发到网上后,几乎一边倒地批评熊孩子。但是,既然一个手办几百上千甚至数千,那么,为什么自己不在家的时候,父母还会把十岁的小男孩放进去?这要么是平时缺乏与父母交流,父母根本不知道手办的价值;要么是父母根本不尊重自己的子女。所以,这种情况也并不是男孩及其父母负全责。

除了规避、预防熊孩子的行为,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孩子试探中的不恰当行为,应给出明确的反馈,帮助孩子建立边界感。当然,这往往主要是父母与老师的事。

互联网舆论,普遍难以正确地对待小孩子的生理特性,产生很强烈的“厌小”“仇孩”情绪,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互联网发声以年轻人为主、舆论本身不够成熟。

人到中年,大多数人忙工作,忙着哄小孩,忙着辅导孩子作业,没空在网上去争论、去撕扯。这就意味着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观点,被时间富余的年轻人主导。他们没有体会到生活的全部,难免观点激进、偏激。没有养过小孩的人不喜欢小孩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厌小”文化的基础。在这个文化的不断强化下,中国互联网舆论对高铁上、飞机上孩子吵闹的低容忍度非常低。

这种厌小情绪,还源于某些年轻人的某些情绪的投射。

婚姻和孩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小孩,就成了一些年轻人与自己父母在婚姻问题上对抗的情绪投射之物。不婚、丁克,是个人选择,但这些选择,似乎被一些人美化成了一种更先进的思想观念,甚至占据了更高的道德位置。那些在婚姻、抚育子女中付出的人,被骂作“婚驴”“繁殖机器”。由此,衍生出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厌小”。

在群体层面,家族传承、种族繁衍、民族昌盛是正面的,是社会与文明存续的基础。即便是强烈反婚育的人,都不能否认自己被生育出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否则,不但在逻辑上不能自洽,也会导致个人价值的彻底虚无。

婚姻与生育中,女性天然地承担了更大的责任,所以,性别议题往往转化为“厌小”情绪。

山东一家商场,在女性卫生间设置了男幼童用的小便池。显然,这是为了给带小男孩的妈妈们准备的。这不是最好、毫无冒犯的解决方案,但却是一个高性价比、可接受的方案。在日本的女厕所里,也有小便池。小男孩尿尿这事,在生育过或年龄稍大一些的女性那里,不算一个事,但在网上却掀起轩然大波。性别议题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这不但对同为女性的母亲不友好,也对孩子不友好。

总之,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社会,尤其是年轻人,需要在观念上,对孩子友好一些,对父母体谅一些。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远举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1-10-03/53192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