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重的痛经,差点让她们失去子宫……

  • 2021-10-02 18:00:05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有痛经的女生,每个月都会难受好几天。

有一种病,会让痛经的火力值迅速蹿升,每月一次的大姨妈堪比“渡劫”,让不少女性痛不欲生,有人甚至求着医生切子宫。

这种病就是子宫腺肌病。

让我们先来看看子宫的结构,子宫由内向外分为三层,分别是: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

如果把子宫比作宝宝房的话,那么月经可以看作是一次大扫除,扫出去的是“过期”的子宫内膜。

经期结束后,也就是打扫干净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囤货”,长出新的内膜。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不在内膜里好好待着,而是异位到肌层里面引起的。

最麻烦的是,肌层里的内膜也会随着月经周期增生、出血,但又无法排出体外,这就引起了一系列症状。常见的有以下症状[3-5]:

1. 痛经

有典型症状的患者会表现为痛经逐渐加重,少数患者痛经症状不典型,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等。

2. 月经失调

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前后点滴出血。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贫血。

3. 子宫增大变硬

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增大,质地也会越来越坚硬,失去了正常的弹性,进一步导致出血不止或者不孕。

4. 生育力低下

20%以上的患者合并不孕,妊娠后出现流产、早产和死产的概率会增加。

5. 其他相关症状

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长期疼痛和不孕也可能导致精神心理障碍。

大家之前有可能听过“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这些说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子宫腺肌症”其实是子宫腺肌病的小名。

“子宫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的一种类型,用来描述那些局限的、形似瘤体的子宫腺肌病。

比起子宫腺肌病,大家可能更熟悉子宫肌瘤,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是由子宫肌层本身的平滑肌增生形成的。

患者的症状与肌瘤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是否发生变性等有关[6,7]。

与子宫腺肌病不同的是:

子宫肌瘤与周围组织之间有着清晰的分界,不会像子宫腺肌病那样弥漫生长;

此外,子宫肌瘤是由肌层本身增生形成的,不像异位的内膜那样有周期性的增生、出血。

所以,大部分子宫肌瘤患者不会出现严重的痛经。

与子宫腺肌病类似的是:

子宫肌瘤也会引起患者月经失调、子宫增大、生育力低下,同时,增大的子宫也能产生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等。

此外,这两种疾病都会受到雌激素的影响,在雌激素的刺激下,内膜和平滑肌都会增生,因此,子宫腺肌病患者也常常合并子宫肌瘤。

类似地,一般在绝经后,随着雌激素水平降低,这两种疾病也都会停止进展,甚至会好转[3,6]。

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子宫内膜,怎么会跑到肌层里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3]:

1. 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

多次生育、刮宫、剖宫产、子宫内膜慢性炎症等,这些都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打通了内膜与肌层之间的暗道,内膜就可以登堂入室,兴风作浪了。

2. 高雌激素水平

常见于那些服用含雌激素保健品的人,以及肥胖人群。高水平的雌激素会刺激内膜增生,活跃起来的内膜就可以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了。

子宫腺肌病主要跟月经相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让患者不来月经。

所以根治的方法只有两种:切子宫,或者熬到绝经。

目前,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以缓解疼痛、减少出血、促进生育为目的[3,4,8,9,10]。

上下滑动查看具体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痛经的患者,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

对于中重度痛经的患者,可以口服孕激素、宫内置入孕激素环、注射GnRHa。

2. 手术治疗

子宫全切:是根治性治疗手段,可以经腹腔镜、开腹或者经阴道完成。

保留子宫的手术:病灶很难切干净,这也是术后疼痛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一般用于年轻女性,特别是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情况。

3. 其他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手段只能缩小病灶、改善症状,不能切除病灶。

所以,就算得了子宫腺肌病,治疗方法还是有很多的,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只有切子宫一条路。

现代医学不只是治疗疾病,更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如果条件允许,医生一定会和你并肩打一场子宫保卫战。

专业的事,就放心地交给专业医生来做吧!

参考文献

[1]Pattanittum P, Kunyanone N, Brown J, Sangkomkamhang US, Barnes J, Seyfoddin V, Marjoribanks J. Dietary supplements for dysmenorrhoea.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6 Mar 22;3(3):CD002124. doi: 10.1002/14651858.CD002124.pub2. PMID: 27000311; PMCID: PMC7387104.

[2]Ju H, Jones M, Mishra G.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dysmenorrhea. Epidemiol Rev. 2014;36:104-13. doi: 10.1093/epirev/mxt009. Epub 2013 Nov 26. PMID: 24284871.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1-10-02/53179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