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栋楼

  • 2021-09-12 20:00:05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整理 | 田为

北京协和医学院重新命名了一栋楼。

随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可胜大楼在9月10日举行的揭牌仪式,林可胜这个闪亮的名字被再次提及。

他是中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历史上第一位华裔生理学系主任,创建了“中国生理学会”,在抗日战争期间组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并担任队长……他为祖国做出的贡献远远超出了科学的范围。

可胜大楼的揭牌仪式

开创了中国现代生理学研究

1925年,时年28岁的华人科学家林可胜被正式聘为协和医学院生理系的系主任。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任命。

北京协和医学院最初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旧又译:罗氏基金会)资助的,美国人在华创办的学校。1921年协和医学院正式开始本科教学时,共有教员39人,其中有9名中国教师(4人是讲师、5人是助教),副教授以上级别的教师和系主任均由外籍人士担任。

林可胜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历史上第一位华裔生理学系主任。在他之前的生理学系由英国人克鲁克・沙克(Cruick Shank)负责,此人被认为性格孤僻、难以相处。

校长麦克林(Franklin C・McLean)和继任校长胡恒德(Henry S・Houghton)对他的印象都不好,认为其领导的生理学系不仅和药理学系合作糟糕,而且过于重视自身,不愿意和内科合作。

学生对其也不满,觉得他“既不善于讲课,又缺乏实验示范能力,但考试时却出难题、偏题,评分苛刻。

林可胜就职后,生理学系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他同解剖系、药理系合作积极且愉快。在学术研究方面,林可胜的热情和旺盛精力给学院同仁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教学上,他也敏锐地指出生理学系存在的问题――教师过于注重指导,学生动手能力弱,鼓励学生更加自信地进行独立研究。

在2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生理学只有少数外籍人士及我国学者进行一些零星的研究工作,主要关于中国人的生理正常值。因此,该时期只被认为是我国生理学的萌芽时期。

林可胜意识到我国生理学应该有自己的学会组织和学术刊物,以促进学科更快发展。他于1926年发起并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并当选为首任会长。翌年,他又发起由学会创办的《中国生理学杂志》(英文版),并被推举担当主编。

该杂志是当时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唯一杂志,范围覆盖了生命科学多个领域。主编杂志的还有香港的安尔(H.G.Earle)、协和药理系主任伊博恩(B.E.Read)和协和生物化学系主任吴宪(协和第二位华裔系主任)。

《中国生理学杂志》刊载的文章质量很高,在三、四十年代甚至出现了当时在澳大利亚的英国神经生理学家埃科斯(John Eccles,196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翘首以盼这本杂志的情况。这是中文科学刊物史上突出的记录。

林可胜还率先在中国建立了现代化的生理学实验室,培养了大批生理学人才,使协和生理学系成为当时中国生理学研究的中心。国内老一辈的生理学家如张锡钧、冯德培等,大多师从林门。

为祖国投笔从戎,深入一线

林可胜出生在英属海峡殖民地的一个华人家庭,祖籍福建海澄鳌冠村(今厦门市海沧区)。父亲林文庆是新加坡著名医生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过孙中山的私人医生,是厦门大学的创校校长。

8岁时,林可胜便被送往英国爱丁堡读书,1913年考入他父亲的母校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跟随著名生理学家爱德华・沙佩-谢弗爵士(Sir Edward Sharpey-Schafer)学习。

林可胜

自幼生活在海外,成年后才回到祖国的经历,导致林可胜在汉语交流方面存在问题:“比如以公文来说,先要译成英文送给他看,然后由他批阅,等到发文的时候,又得以英文稿给他批准,然后再译成中文发出去。”

但就是这样一位长期远离母国的科学家,却有着异常深厚的家国情怀。1932年春,林可胜发起了战地救护训练,协和住院医和本科一二三年级男生踊跃参加,以备战争之需。

“七七事变”前夕,协和校方建议林可胜去英国度假,但林可胜选择走到抗战前线。他还致信兰安生(时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主任),希望协和可以改变办学方针,为抗日服务;希望在协和工作的留学回国教职员全部到南京帮助抗战;希望协和校方为所有南下抗战的教职员保留职位。

对此,协和院方表示,“对一个于自己祖国富强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无可指责”,因当时美国尚未对日宣战,建议不便采纳,但一直保留了林可胜等南下抗战教职员的职位。

林可胜第一个离开协和医学院奔赴战场,并凭借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号召了众多医护人员支援抗战前线,其中最为积极的是协和的故旧和门生。

“八一三淞沪会战”后一月有余,以医院为战地救护中心的救护理念宣告失败。关键之际,林可胜挺身而出,提出在红十字总会设立一个经常性的救护组织,不再另行筹集医院,而是以流动救护队作为救护单位。这一建议得到采纳。

林可胜在“一战”期间曾任英国印度远征军准尉军医,教授新兵战地救护训练工作,有数年的战地救护实践经验。流动救护队在中国战场的应用迅速取得了良好成效,扩展了红十字会的救护规模,填补了军医救护的不足。

1938年初,以流动救护队为基础的救护总队成立,林可胜任总队长。因战事关系,救护总队先从武汉迁往长沙,继迁祁阳,最后迁至贵阳图云关。自救护队迁往图云关后,在林可胜的苦心经营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并成为全国抗战救护的中心。

他为祖国付出了很多很多。据统计,1938年至1942年,林可胜共募款达6600万美元。为挽救更多士兵的生命,林可胜向美国医药助华会提议在中国建立血库。1943年6月,中国血库在纽约成立,试运行5个月内采血1157份,制成57瓶冻干血浆运回中国,专为抗日将士输血。

林可胜还直接培养了中国生命科学家,包括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部分的主要创立者冯德培。抗战后,林可胜创办的国防医学中心,成为后来的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和台湾的国防医学院。

1949年,林可胜离开中国前往美国继续从事生理学研究,成就斐然。虽身在海外,但他一直关心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特别是生命科学方面。他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在英文刊物上引用中国文章的科学家。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的邹冈和上海第一医学院的张昌绍,发现了吗啡镇痛的脑内作用部位。这是领先于世界的一项发现,他们的论文先在《中国生理学杂志》的继续刊物《生理学报》上、后在《中国科学》上发表。

林可胜在自己的英文文章里引用了邹冈的文章,把中国的科学研究介绍给国际科学界,为中国的这项成就被国际科学广泛认可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可胜:从协和走出的中将军医

http://www.rmzxb.com.cn/c/2015-09-02/568094.shtml

[2]大医救国――医学家颜福庆、林可胜与抗战时期中国的医疗救护工作

https://xw.qq.com/cmsid/20200831A0M9ZS00

[3]中国科学家|饶毅:回忆我国现代生理学的主要奠基人林可胜

https://www.pumc.edu.cn//yxbd/e9523fddabce46b682237a80ee801ceb.htm

[4]林可胜医学百科http://www.a-hospital.com/w/%E6%9E%97%E5%8F%AF%E8%83%9C

[5]林可胜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组建

http://www.jsredcross.org.cn/art/2015/7/17/art_1293_22815.html

[6]林可胜中国近代生理学的奠基人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0bb7ef677ef83fed318947a18e7f9386.html

[7]施彦.协和在华建立初期的本土化之路探究――以林可胜个案为例.医学与哲学

[8]何校生.林可胜与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百年潮

来源:医学界

责编:万顺顺

校对:臧恒佳

制版:舒茜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1-09-12/52943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