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没有故事
- 2021-09-11 20:00:05 腾讯健康
- 健康
融资之后,我们将聚焦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解决一个问题……
9月初,“医学界”完成了C轮融资,红杉中国独家投资。拿了钱后干什么?
自2013年以来,“医学界”在医学新媒体与医生服务的赛道上,是“黑马”般的存在,它几乎不融资、却突然跻身一线医学新媒体和医生平台,但在资本市场,从来都是“沉默的小透明”。
――“医学界”你们这轮融了多少?
主要是,和友商动辄几亿美元的融资对比,实在不值一提。
因为“医学界”没价值?主要是太佛系。
“医学界”,从来不讲“大故事”:
有中国领先的医生用户群体,怎么不讲讲医疗生态圈、医患药险一体化、去颠覆颠覆中国医疗呢?
比如20%+的收入都投入到研发上了,为什么不讲讲AI、5G视频,让机器人代替医生呢?
“医学界”,从来不改变自己的故事,
从创业至今:
――“做中国最好的医生平台”的愿景从未改变,我们要做中国的Medscape+Doximity;
――对“服务医者、改善医疗”的使命,十年挖井;
――从自己十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了“科学为基、专业为塔、善良为灯”的运营方针。
“医学界”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是这样,不用改变。
9月初,全球顶尖的VC红杉资本独家投资了医学界的C轮。
“医学界”到底拿了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干什么?
创始人陈奇锐今天发了一个朋友圈,自嘲说:“我们是一群有理想的人,为了把中国的医学信息服务追上全球一流水平,我们将继续用爱来发电……”
这些年里,“医学界”一直在“用爱发电”:
一篇篇采编医学资讯;
一个个录制医学讲座;
一个个补上的医生临床查询工具。
应该说,这些工作大多干得很一般。
最近两年陈奇锐一直在说:对标国际标准,我们只能打50分;
比这更糟糕的是,干50分的工作,竟然也获得了不应该的地位!
医学界创始人陈奇锐
我们并不自豪,我们充满急迫感:
因为,中国的医生们值得拥有更好的医学信息服务;
因为他们必须有更好的医学信息服务――他们在服务14亿人。
升级中国的医学信息服务水准:
目前对标先进水准,我国目前只能打50分,能否拉到60、70分?
能否从掉队者,晋升跟跑者?陪跑者?
有没有机会成为领跑者?
都9012年了,中国人要有信心!
推动中国CME标准的升级:
都AI时代了,为什么CME课程还需要45分钟?
为什么为了拿学分,不但要花钱、还得看毫无价值的内容?
为什么CME成了医生们的“恨点”,而不是“幸福点”?
都9012年了,不要让CME再反人类了!
要做中国更高质量的临床决策工具:
医生们接受CME,主要看专家们的讲座,讲座的信息从哪里来?
顶尖医学期刊的文献都是英文的,读得了吗?有时间读吗?知道循证等级吗?
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有什么毒性成分?和其他药品有什么相互作用?
最新的临床指南、专家综述,能不能人性化一些?(这些可以下个“医学界医生站”,试试免费的“用药查询”、“临床指南”)
2015年,医学界医生站APP上市发布会
要做中国最好的医生商城:
我们牺牲了自己,但能否给孩子们更好的未来,比如暑假时去三亚去看看国产航空母舰?
比如,皱巴巴的白衣上,能否挂上一个趁手、体面的听诊器?
比如,能不能用一个台历,摆在桌子上告诉别人,我是一个有追求的医生?
比如,能不能去巴厘岛度个年假?
这些,医生们值得拥有,也应该拥有。
这些点点滴滴、件件桩桩的事情,“医学界”都在布局,但大多数干得一般。
要做到这些,需要钱,但更需要的是信念和坚持。
感谢各位医务工作者、感谢医生们的关注和理解,
――你们过于宽容,让我们能够活到今天;
――你们足够善良,相信了一个十年都未能完成的“梦”;
融资之后,我们将聚焦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解决一个问题:
遵循“服务医生、改善医疗”宗旨,把中国医学信息服务的水平先拉到全球平均水平,然后……(然后的事情还是留给将来再说吧)
我们知道自己不够好,我们得想得更明白、行动更坚决、动作更快速!
来来来,忍受我们到今天的“医学界”的亲粉们(医生站的站友们),一起来投票,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说说你期待“医学界”后续把钱着重花在哪项工作上?
当然,这些硬核的工作,必然需要宇宙最强的“用爱发电机”们加入,如果你拥有良好的临床和生物医学基础,却没有信心当医生、搞科研,请考虑我们的职位:
医学新媒体运营总监、运营经理;
医学APP产品总监、产品经理;
医学CME主编、编辑;
医学数据库专家;
医学前线资讯主编;
医学专科频道的储备主编;
以上职位2021-2022年共计需要约30名,
要求拥有临床医学、临床药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对医学内容、继续医学教育有热情、有天赋;
应届硕士年薪30万起,应届博士起薪40万;
外地新来沪应届员工可提供落户机会及住房补贴;
不愿意到北京上海的员工可在所在城市工作……
更多详细信息,咱们当面聊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1-09-11/52927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善于“伪装”的脑膜瘤如何察觉?这些早期症状要警惕2021-12-29 10:03:03
- 英研究称,Omicron感染住院风险较Delta低70%2021-12-29 09:57:14
- 美国FDA批准诺华全球首创siRNA降血脂新药上市2021-12-29 09:51:17
- 葵花药业拟引进两款儿童罕见病用药2021-12-29 09:51:04
- 广药集团建成澳门首个GMP标准中成药厂2021-12-29 09:50:49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