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自杀日我们如何阻止悲剧发生?

  • 2021-09-09 20:00:14    医药卫生报
  • 陈更
  • 健康

原标题:世界预防自杀日我们如何阻止悲剧发生?

世界预防自杀日我们如何阻止悲剧发生?

世界预防自杀日

我们如何阻止悲剧发生?

本报记者 常 娟 刘 旸

8月19日,上海市一名14岁初二女生留下遗书后跳楼自杀的新闻,让自杀、特别是青少年自杀成为全网关注的焦点。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每年有近80万人自杀,相当于每40秒就有一人以这种形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已成为全球15-29岁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前后,记者聚焦因抑郁情绪等引发的自杀事件,关注如何阻止“自杀”这一悲剧的发生?

现象:自杀群体“低龄化”

9月7日8时至20时,郑州市心理援助热线(967886)一共接到了15通求助电话,其中9通是咨询抑郁相关情绪问题的,占比60%。

“接连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郑州城乡居民因为交通不畅、居家隔离、无法复工复产复学等造成的焦虑、急切等心理问题突出;一些抑郁症患者也出现病情反复。心理热线咨询量明显比平时多了许多,很多是家长打来替未成年子女咨询的。”郑州市心理医院副院长、心理咨询师李丽介绍道,“青少年抑郁症高发,由此导致的自杀事件增多,也是近几年临床心理治疗中出现的新现象。”

有数据表明,在我国自杀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占50%~70%左右,自杀的平均年龄仅为22.5岁,自杀群体低龄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究其原因,学习压力过大、人生目标无法实现、失恋等情感问题一一浮出水面。

“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本身就属于自杀的高危群体。若长期处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又没有人帮助他们走出来,极可能造成心理崩溃,甚至自杀。自杀的‘低龄化’已经不单纯是心理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警惕:自杀也有“警示信号”

“大部分现代人没有系统学习过如何调适心态、如何应对随年龄增长而陡然增加的社会压力。其实,自杀是有‘警示信号’的。阻止自杀的发生,关键在于及时发现这些信号。”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专家督导委员会主任丁娟说,“大多数人都保持着’无所谓’或’觉得没面子’的心态,不及时直面心理健康问题,是导致抑郁发展成自杀的主要因素。”

现代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常有人把“我不想活了”“死了算了”等挂在嘴边,该怎么判断他们究竟是喜欢开玩笑,还是真的有这种想法和并可能付出行动呢?

丁娟介绍道,真正的自杀想法反映在一个人的主观认知层面,认定现在没有办法去处理当下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必须得处理。换句话说,他/她已经灰心丧气,看不到任何出路,又逼自己必须解决问题。这时,人就容易出现自杀行为,即严重的心境障碍。

不只是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酒精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神经性厌食、精神分裂症、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还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等,都会出现因严重心境障碍,从而导致自杀风险增高。

因此,丁娟建议:如果认为身边人随时有自杀的危险,不要将其单独留下,应当及时寻求急救服务或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帮助;找适当的时间和安静的地点,与你担心的人谈论自杀,让他们知道你愿意倾听。

“公众要特别关注曾尝试过自杀的人,罹患抑郁症的人,酗酒或吸毒的人,在丧亲、分手等打击下长期遭受严重情绪困扰的人,经历过暴力、创伤、虐待、歧视或社会孤立的人;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化,减少他们的焦虑,让他们感觉得到了理解”,丁娟说,“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也是可以谈论的,这需要每个人加强对自杀的了解。”

措施:关口前移,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

事实上,我国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公众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工作。2018年,新修订的《精神卫生法》专门对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进行了规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将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作为15个专项行动之一,鼓励个人正确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明确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失眠现患率、焦虑障碍患病率、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

具体到河南,面对近来的水灾、疫情叠加,公众出现心理应激反应等情绪行为问题,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了心理援助热线和心理援助云平台,开展公共心理疏导和情绪稳控工作;同时将心理援助工作关口前移,组织专家编写了《突发应急事件公众心理应对指南》系列丛书和《汛情及疫情重叠下心理自助手册》,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以文件的形式下发至全省各地,供各医疗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并派出心理援助医疗队对受灾群众、隔离人员开展心理援助工作,为公众发放心理自助手册。

9月8日上午,新乡市长垣某隔离点,有4名人员从境外返回,在西安机场已隔离14天,来长垣又隔离21天,出现负面情绪,在隔离人员微信群和酒店骂人,扬言闹事或逃跑。

该酒店求助新乡市心理援助医疗队,了解情况后,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王长虹、精神二科主任张建宏立即赶到现场,为4名人员分别进行心理干预并赠送《灾后心理自助手册》,4名人员的情绪逐渐平复,为表达感谢,他们表示完全配合后续隔离措施。随后,王长虹、张建宏又为该隔离酒店的其他20余名隔离人员及酒店工作人员、驻医务工作者驻进行了心理辅导。

“将心理援助工作关口前移,及时为受灾群众、隔离人员疏导情绪,可以有效减少公众极端负面情绪的产生。”张建宏说。

截至目前,2128本《突发应急事件公众心理应对指南系列丛书》、15000册《心理自助手册》,已经面向全国各高校、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河南省18个地市陆续通过快递寄出。与此同时,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还组织专家编写了全国版的疫情心理自助手册,面向全国疫情防控重点省区发放,并通过线上形式面向公众开展12期系列心理援助科普讲座,以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追求心身共同健康。

来自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的统计数字显示,7—8月,河南省心理援助云平台及心理援助热线服务1594人次,去年同期1300多人次,没有出现大幅上升情况。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1-09-09/52887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