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亿元“卖身”?曾拒绝辉瑞、渤健收购 罕见病巨头未来如何?

  • 2021-09-06 18:00:06    健康一线
  • 陈更
  • 健康

据《华尔街日报》9月3日报道,私募巨头Advent International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同意,以690亿克朗(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专门开发罕见疾病疗法的瑞典制药公司Orphan Biovitrum AB(简称:Sobi)。有意思的是,此前成功收购罕见病巨头亚力兄制药,正式进入罕见病领域的阿斯利康,恰好是Sobi的直接竞争对手。

Sobi与跨国药企间的“渊源”不止于此。这已不是Sobi第一次传出将被收购的“风声”了,早在2015年,Sobi就因“报价过低”而拒绝了来自辉瑞和渤健的收购提议。

罕见病领域的领头羊似乎一直是跨国药企并购的热门标的。

不论是2011年赛诺菲以201亿美元收购健赞,成为彼时全球第二大金额的并购交易,还是2018年武田蛇吞象以650亿美元并购夏尔跻身全球制药企业TOP10,又或是阿斯利康以390亿美元成功收购亚力兄制药,创下阿斯利康自1999年成立以来最大金额收购个案纪录……罕见病领域因为存在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处于行业领军者地位的研发企业,往往更容易被手握重金的跨国药企们关注到。

随着罕见病药物不断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罕见病领域的交易愈发活跃,交易数量与交易额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我们不禁要问,未来的全球罕见病领域,还会出现大并购吗?

另一方面,在跨国药企耗资重金进入罕见病赛道的同时,中国本土企业参与罕见病领域的企业数量正在持续增加,国内罕见病市场处于起飞前夜了吗?

01 跨国药企的“宠儿”

根据Evaluate pharma数据,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余种,但仅有不足5%的罕见病存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然,罕见病本身存在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不论是医学、技术还是商业层面,罕见病领域都具有巨大的潜力,跨国药企“盯上”罕见病研发公司,也不难理解。

今年7月中旬阿斯利康宣布完成了390亿美元收购亚力兄的计划,这也是近两年生物医药市场罕见的大额交易。

自2020年12月公布收购计划,到今年7月最终完成收购,阿斯利康以39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形式,完成了自1999年由英国和瑞典的两家制药商合并成立公司以来,开展的最大一笔收购。阿斯利康看重的是什么?

成立于1992年的亚力兄制药是全球著名的罕见病研发公司,开创了补体抑制药物的先河。2019年销售收入49.90 亿美元,在当年的《制药经理人》50强榜单中,亚力兄制药位列第 30 位。亚力兄制药在罕见病和免疫药物领域优势凸显,产品管线包含治疗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症及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的药物Soliris,Ultomiris 及一些其他罕见病药物,2019年的研发投入为7.83亿美元。“通过亚力兄创新的补体生物学平台和强大的管线,阿斯利康现在在免疫学领域的科学地位得到了加强,并将继续开拓罕见病患者药物的发现和开发。”阿斯利康首席执行官帕Pascal Soriot表示:“在肿瘤、心血管和肾脏以及呼吸和免疫学方面的持续研发投资推动了阿斯利康的转型,现在我们增加了罕见病,在这类疾病中,目前批准的治疗方案很少。”

显然,罕见病是一个高增长、迅速创新的疾病领域,有着重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将成为阿斯利康的一个高增长机会。

罕见病已经成为跨国药企动辄上百亿美元的并购交易中,频繁出现的关键字。跨国药企在罕见病领域开展超百亿美元的收购,可以从2011年的赛诺菲说起。

2011年,赛诺菲斥资201亿美元收购健赞全球生物产业历史上第二大并购交易,赛诺菲也一举成为全球第一大罕见病药物生产企业。对于这笔交易,彼时曾有行业分析师指出,健赞将给赛诺菲带来一个针对罕见病药物的新研发平台,帮助赛诺菲缓解已失去和即将失去专利药物的营收下滑问题。而健赞作为研发治疗罕见基因性疾病药物的全球领先企业,收购也有助于其利用赛诺菲丰富的资源及渠道优势继续深耕于罕见病领域。

罕见病领域再一次“震动”出现在2018年。

2018年,武田制药宣布将要收购罕见病巨头夏尔。历时近9个月,2019年初武田宣布完成对罕见病制药领域“一哥”夏尔的收购,620亿美元的收购使武田的核心领域增加罕见病和血液制品。同时,“吞并”夏尔后,武田制药由此跻身全球十大制药公司,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罕见病制药公司。资料显示,在被收购之前,夏尔是全球罕见病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在血液学、免疫学、遗传病、神经科学和内科医学等核心罕见病领域中开发best-in-class的疗法,在多种罕见疾病及重大遗传疾病领域都拥有行业领先的能力。武田制药中国区总裁单国洪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合并后的武田主要业务将聚焦在肿瘤、消化、神经科学、罕见疾病以及血浆制品、疫苗等六大核心领域。

通过并购的方式,跨国药企既可以将被收购方旗下的重磅产品收入囊中,丰富自身产品管线;又可以掌握被收购方在药物研发方面的技术,迅速进入新的赛道。

Evaluate Pharma在《2019年孤儿药报告》中指出,2019~2024年,用于治疗罕见病的孤儿药市场将以12.3%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24年达到2420亿美元。除了并购,也将有越来越多的制药公司,通过授权引进、合作开发等方式进入这一蓝海。

02 本土药企“起飞前夜”

跨国药企耗资重金进入罕见病赛道的同时,中国本土企业参与罕见病领域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当下中国罕见病市场正处于起飞的前夜,像极了10年前肿瘤赛道快速爆发前的黄金窗口期,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罕见病生态系统的琅钰集团CEO向宇在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表示。

2008年前参与罕见病研发的企业寥寥无几,仅有以罕见病切入,主打技术平台的瑞博生物和布局罕见病领域的兆科药业,直到2015年之后才有更多的本土企业布局罕见病行业。

如五家和基因在2015年成立了瑞希罕见病基因治疗技术研究所,荣昌生物在2017年泰他西普视神经脊髓炎临床二期开启;康方生物和信达均于2019年对外披露了其罕见病项目临床进展......如今,和铂医药、百奥泰、百济神州、诺诚健华、再鼎医药等公司均在罕见病领域有所布局。

而专注于罕见病领域的生物技术公司/以罕见病为切入的技术平台公司也不断获得资本的青睐。

2019年国内本土罕见病药物研发公司曙方医药A轮融资获得礼来亚洲基金和晨兴创投的投资。2020年2月,北海康成宣布完成9800万美元D轮融资,当年12月该公司又宣布完成4300万美元E轮融资,北海康成已经累计融资12亿元。2020年7月,琅钰集团旗下专注于罕见病治疗的琅铧医药宣布完成8000万美元A轮融资;2021年2月,锦篮基因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2021年纽福斯获得4亿元B轮融资,累计获得5亿元融资……资本正加速进入这一蓝海市场。

但是在产品方面,BCG今年发布的罕见病报告指出,中国的罕见病产业仍处于引进/仿制到快创新阶段,还未进入自主创新阶段。目前国内已上市的68种罕见病品种中有41种为外企管线直接落地,25种为本土仿制抢先上市,2种为本土企业引进,如兆科药业引进的曲前列尼尔,康蒂尼药业引进的吡非尼酮。

对于如今中国罕见病赛道的竞争,向宇认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现在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每家企业都有很多不同的子赛道可以布局。并且,国家对于罕见病的支持政策也在相继推出。

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牵头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包括121种罕见病,并且该目录会继续调整和扩充。2019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明确规定,对临床急需的罕见病新药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审评审批。2019年中国财政部发布了《关于罕见病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自3月1日起,对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和4个原料药,参照抗癌药对进口环节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国内环节可选择按3%建议办法计征增值税。而对于目前社会关注最高、矛盾最为集中的罕见病高值药物的用药保障问题,2020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探索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而未来5-10年中国罕见病市场的规模,BCG罕见病报告预测将有望突破100亿美元,而这只占全球罕见病市场的5%,为2020年美国罕见病市场规模的10%。

无论是政策的支持还是资本的青睐,都让罕见病研发企业拥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更多药企涌入这一领域并持续发力,我们相信,会给更多的罕见病患者带来福音。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1-09-06/52811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