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风范叶颖江 无影灯下新“金标”

  • 2021-09-02 10:00:06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傍晚,叶颖江顺利完成当天的最后一台手术,换下手术服,披上白大褂,准时坐在电脑前,“我非常珍惜和各位同仁交流的机会……”隔着屏幕,他与全国结直肠外科领域专家相聚线上会议,交流碰撞间,光芒在他眼神中闪烁,有好的灵感,他会一一记下,会后认真研读。

叶颖江

手术、查房、会诊、科研、教学……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教授,叶颖江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对他来说,忙碌是常态,“医生其实是最‘赶时髦’的,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将医术与现代医学及科技发展更好地结合,带动学科进步,造福更多患者。”他说。

无影灯下,他从容不迫,巧施妙手,倾力移除病灶;手术室外,他一丝不苟,精研方案,力求万无一失。手握最冷硬的刀,怀着最温暖的心。从医近30年,叶颖江在结直肠外科领域创造了多个“领先”――

在国内率先开展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直肠癌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牵头和推广结直肠肿瘤多学科专家组诊疗(MDT)新模式,承担或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主持制定国家医疗卫生行业标准……

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叶颖江默默实现着自己“治病救人”的朴素追求。

首倡“多学科诊疗模式”

“年轻的时候,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考上大学,对选择什么专业,并没有具体想法。”上世纪80年代,叶颖江从河北省南皮县的一所高中毕业,考入医学院校。回首自己医学生涯的起点,他很是感慨,“真正接触了医学课程,我才逐渐对将来要从事的行业有了清晰的认识,开始思考怎样做一个好医生。”叶颖江说,当时自己心里就一个想法――一定要到更高一级的医学学府里学习最前沿的知识,将来做一名临床医生,把治病救人作为一生的使命。

手术台上的叶颖江(左一)从容不迫。

叶颖江的从医生涯中,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引路人”。“从老师们的身上,我深刻领悟到什么是‘医者风范’。”回忆起与老师们相处的岁月,叶颖江的语气中充满崇敬。

1987年,叶颖江师从著名病理学家、我国食管癌防治研究的先驱沈琼,攻读硕士学位。沈琼是世界上首例食管原位癌的发现者和报道者,是食管细胞采集器的发明人、食管细胞学的创建人。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他响应国家“要征服癌症”的号召,几十年如一日深入河南省北部太行山林县,在食管癌高发区现场采集了大量翔实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进行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研究,使我国的食管癌防治研究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这段故事是叶颖江听沈琼亲口讲述的,看着老师拿出已泛黄的资料,他仿佛看见老师带领着年轻医生下乡进行食管癌普查,认真采集标本、涂玻阅片、诊断食管癌的场景,“要找出癌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仅靠在室内翻资料、查病例、看标本是远远不行的,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沈琼的言传身教,叶颖江铭记于心,“老师还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卫生预防工作者,为当地农民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1993年,叶颖江进入上海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肝外科专家余业勤,对于原发性肝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科研训练。“余教授精益求精和严谨求实的学风塑造了我的职业素养。老师不仅临床技术精湛,他对每一位病人都格外上心,不论多忙多累,每天早晚都要查一次房,做完手术再晚也要看一眼病人再下班。”叶颖江回忆,那一段时间,深受导师影响,自己也充满干劲儿:跟着导师上手术台,苦练手术技艺;走进病房,悉心关注每一位病人,常常顾不上吃饭、休息,“那时一心只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治病救人,做个好医生。”

博士后期间,叶颖江师从著名普通外科专家祝学光,专注于消化道肿瘤包括结直肠癌以及胆道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祝学光教授是一位既教授学问又传授做人和行医之道的良师,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辈,更是献身医学及教育事业的楷模。”叶颖江说,正是求学期间多学科交融的经历,为他日后推广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MDT)播下了种子。

叶颖江(右一)带领团队查房。

毕业后,叶颖江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入胃肠外科工作。1998年,叶颖江协助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时任主任王杉教授,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包括肿瘤内科、外科、病理科、影像科、放疗科等多个学科专家组成的胃肠多学科专家组诊疗团队。每周五下午,来自各科室的专家会坐在一起讨论病例,为患者提供精准合理的治疗方案。

叶颖江曾遇到一位胃肠道间质瘤术后患者,在常规术后复查过程中发现异常病灶。“当时,多位知名专家独立会诊后都认为,新发现的异常病灶是胃肠道间质瘤复发所致,患者也准备服用昂贵的靶向药物。”叶颖江说,经过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讨论后,确定不是胃肠道间质瘤复发;果然,一年后,患者出现的异常病灶神奇地消失了。

“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实,多学科专家组的诊疗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加了患者的临床获益。” 2010年前后,叶颖江将团队在MDT诊疗模式中积累的经验编写成《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的组织和规范实施》一文,后来MDT诊疗模式被国家卫健委列为提高国内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

推动结肠癌手术规范化

为追求更精准的诊疗模式,叶颖江又将目光聚焦在手术规范操作上。

“抱歉,很遗憾地告诉您,您爱人目前发生了广泛肝转移,已失去了再次手术的机会……”2008年前后,叶颖江无可奈何地对一名结肠癌患者家属说出了这句话。而这样的表达,在那之前,对于叶颖江和所有结肠癌临床医生而言,都非常熟悉。结肠癌在我国及全球均为排名第三的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式,“然而因为结肠癌诊疗一度缺乏规范性,每每遇到这样的患者,医生们诊疗时的无力感以及对患者逝去的心痛,则更显深刻。”

这是一名50多岁的女性,2007年在外院接受了结肠癌根治手术,然而不到一年就出现了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复发。叶颖江通过临床诊疗发现,正是因为第一次根治手术的不规范,造成患者体内转移淋巴的残留,不仅牵连出额外的放疗和化疗,且二次手术切除非常困难。最终,患者在第二阶段化疗时,发生了肝转移,不幸离世。

“实在放不下啊!总觉得结肠癌手术的规范化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因为这关乎生命的去留……”作为医者的无奈和心痛,令叶颖江将此事牵挂于心,并不断思考解决之道。

长期以来,外科医生认为结肠解剖简单、结肠癌手术操作容易,预后好于直肠癌。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数据显示,直肠癌的总体预后已经接近结肠癌,甚至超越了结肠癌。这其中,由国外专家归纳提出的直肠癌规范根治手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广泛实施,对降低复发率、提高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叶颖江解释,“外科医师一提到TME手术,立即就能了解手术操作的全部过程,每步操作均有明确的解剖层面和解剖结构,这样的手术被外科医师视为规范手术的标准和原则。”

然而,结肠癌的手术标准在哪里?没有标准,手术不规范,患者的预后便会大打折扣。

“当时,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收了一些在外院初次结肠癌手术术后复发的病人,复发往往发生在系膜根部淋巴结或者切除后创面,追根溯源大多由于首次手术不规范,清扫不彻底造成。”叶颖江开始从各个渠道寻求结肠癌根治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的理念和方法。

2009年,在欧洲的一场学术高峰论坛上,德国专家关于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展示和介绍,就像一道无意中邂逅的亮光,令叶颖江豁然开朗,“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那个手术!”多年后提起此事,叶颖江的语气中仍透着兴奋,“德国的专家们首次提出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的概念,并认为其可降低结肠癌5年局部复发率,提高5年肿瘤相关存活率。虽然这种手术在结肠癌远期疗效方面的优势需进一步证实,但作为一种理念,它对结肠癌手术技术的提高及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回国后,他迫不及待地研读了数遍相关论文的原文,立即向院长做了详尽的汇报并得到大力支持。“这种手术就是一种有着良好质量控制,并且操作性强的结肠癌规范化手术。”

2009年底,叶颖江开始带领团队针对手术开展大量的临床实践。随后,团队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国内外进展,发表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一文,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和其应用要点。

率先证实“天使之发”

叶颖江并不满足于此,他对团队里的学生说:“我们不能讲讲就完事儿了,应该从基础研究着手,把这个手术做透。”

2011年,叶颖江飞往德国实地参观学习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操作。反复研读资料,加之不间断的观摩实践,叶颖江慢慢悟出了这个技术的核心要点。

他解释,在传统的教科书中,学界一直都认为人体的结肠是没有系膜的,因为系膜贴在后腹壁上,很难发现。“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提出后,大家才发现还有一层信封一样的结构,把肠道和系膜包在一起,所有的淋巴管、血管、淋巴结都被包在这层结构之内,它被称为脏层筋膜;而它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有一层间隙,其中充满了‘天使之发’――如同天使的发丝一样,如果医师能够沿着这层结构进行手术,手术中可以一点儿不出血,非常神奇。”

将这种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比较,叶颖江兴奋不已:“我们一直没有足够重视这个层面,过去,外科医生习惯性地进行钝性分离,用手一划拉,或者用裹着一层纱布的手指分离,很容易造成损伤。”

于是,团队对结肠系膜进行了一系列组织解剖学、特殊染色、电镜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的研究。“从冬天到夏天,只要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叶主任就带着我们到北大医学院的实验室去做解剖实验。”主任医师高志冬是叶颖江的学生,对他来说,那段经历意义非凡,冬天刺骨的寒风,夏天福尔马林的气味,都令他记忆犹新,“当时国内缺少制作结肠癌术后标本大切片的托盘,我们就跑到建材城购买材料自己制作。但是,老师从来没有抱怨过条件艰苦,实验室里只会看到他埋头研究的身影。”

2013年,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Anatomy(《解剖学杂志》)发表了叶颖江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天使之发”的解剖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即包绕结肠系膜的脏层筋膜和后方的壁层筋膜是独立存在的解剖结构,为CME手术理念增加了确切的组织解剖学基础证据。

叶颖江将这一手术方式引进国内并迅速向全国推广。“当时,我们也听到了一些质疑和非议。有些人认为这并不算什么,中国也有过类似的手术,还有人指出这种手术并不会带来预后的明显改进。”他说。

不论科研还是临床,每个创新点都需要坚实的数据支持。2009年至2012年,研究团队开展CME手术的回顾性临床数据,初步显示CME手术有助于改善手术标本质量,并且可以改善患者预后,这一研究论文被中华医学会评为“年度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随后,研究团队设计并开展了为期5年的前瞻性双盲非随机临床研究,回答了CME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的问题。2018年,该研究成果在外科学领域的经典刊物Annals of Surgery(《外科学年鉴》)在线发表。

从初识到反复实践,不断讨论、证实,如今,CME手术成为国内实施结肠癌手术必须遵循的“金标准”。“虽然国外最先提出了这一概念,但是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都是我们率先发表,使这一手术成为行业标准,并且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叶颖江说着,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CME手术不同于那些需要高精尖器械的手术,掌握了这门技术,只需要一把手术刀或电刀,外科医生都可以做得很好。”为了让更多医生、更多医院认识、学习、普及这一手术,叶颖江带领团队几乎走遍了北京远郊区多家医院,并受邀在全国多个省市进行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带动了关于结肠癌外科质量控制的讨论,促进了结直肠外科手术诊治的规范。

“对于手术相关的知识、技能,老师从来都是倾囊相授。”高志冬也被老师的医德深深折服,“他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当地的医生如何规范精准地开展手术,对外科医生来说,掌握了这项技能,开展手术就变得很简单了。”

同时,叶颖江还联合全国顶尖结直肠外科专家出版发行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一书,将这种手术方式展示给全国更多的医生学习。

“医生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作为学科带头人更应如此。”最近,叶颖江的阅读清单里增添了不少与分子生物学、人工智能相关的文献,“这些新兴领域推动着医学的发展,我们正在规划设计,期待未来将外科与分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结合,更好地服务患者。”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1-09-02/52717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