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跳财,右眼跳灾?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真相终于藏不住了…
- 2021-09-01 14:00:06 腾讯健康
- 健康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健康的“俗话说”――想不生病,肚里常空;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吃饭先喝汤,到老不受伤;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很多俗语从小听到大,似乎也慢慢地成为了“事实”,不知不觉就会去遵守,逐渐养成习惯。那么,它们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靠不靠谱呢?有些俗语说说笑笑就过去了,但关于健康可马虎不得,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想不生病,肚里常空?
这句话讲得有没有道理,就要看你怎么理解“肚里常空”了。
如果您觉得要经常保持饥饿状态,就错了。
一方面,当胃里没有食物可以吸收和消化时,胃酸还在分泌,此时过多的胃酸就会伤害胃黏膜,引发炎症;另一方面,经常饥饿,也就意味着饮食摄入量少,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尤其要当心脱发等的出现;另外,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而言,很可能会加重病情,威胁生命。
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其实是提醒大家要合理饮食,别吃太多,七八分饱足矣,这样既能摄取所需的营养素,又能避免热量过剩,还能减轻胃肠道过大的负担。
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
此话虽然有些夸大,但苹果营养丰富,常吃的确有益健康。
苹果富含果胶,既能帮助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又能辅助平稳血糖,进而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效果;所含的花青素、多酚、黄酮类物质是高效抗氧化剂,能辅助抗炎杀菌、预防癌症等的发生;又含有矿物元素硼与锰,能增强骨质,帮助预防钙质流失……
所以每天吃一个苹果的确是个好的习惯。
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
此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饭前喝汤,收获三大好处
饭前喝点汤,就相当于给口腔、咽喉、食道、胃这一段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能够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同时,少量汤还可刺激胃酸分泌,有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大大降低罹患食道炎等疾病的概率。
此外,喝汤可以增强饱腹感,减少一些高碳水、高热量饮食的摄入,更利于减肥。
饭前喝汤,最好喝素汤
需要注意,饭前最好喝点清淡的素汤,而不是久炖的肉汤,其脂肪高、嘌呤高,长期饮用反而不利于健康,而且最好在饭前20分钟左右为宜。
这些胃病患者,不宜多喝
饭前喝汤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像胃食管反流患者,喝汤会增高胃内压力,更易发生反酸烧心的情况;像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患者,本身胃酸分泌就少,喝汤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需要注意时间。
吃完饭后,先休息再走路
想要获得好处并不是吃完马上就出去走路了,而是要休息20-30分钟后再出门散步,否则反而不利健康。
如果饭后马上散步,人体的血液循环就会被快速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而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可能造成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对于一些体质较差甚至是多病的人群来说,或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尤其是对于有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等的人群,饭后立马走路很容易发生意外,威胁生命,所以还是先休息休息再出门。
夜里磨牙,肚里有虫爬?
小时候爷爷奶奶总说“睡觉磨牙,是肚子里有蛔虫了”,其实这种说法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
导致磨牙的原因很复杂,往往是由许多因素协同作用的:
像精神压力大时,特别是在生气、焦虑、愤恨、悲观时,会加重磨牙。
牙齿咬合不佳,会促使人体通过磨牙来获得更好的咬合关系。
有的人吃了一些精神类的药物,也会产生磨牙的现象。
抽烟,喝酒以及喝大量的咖啡也会加重磨牙症。
但磨牙非小事,长期磨牙,会加重牙齿的磨损,且易松动,还可能引起面容变化,甚至导致头痛、耳鸣……因此有磨牙习惯的人应该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这句话并没有科学依据。
眼皮跳的学名是“眼睑痉挛”,是受眼眶匝肌和提上睑肌这两种肌肉影响的。
一般来说,睡眠不足、用眼过度、咖啡因摄入过多等,都可能引起眼皮跳。
但这种生理性的眼皮跳动往往是一过性的,持续时间短,无规律,症状轻微且会自行恢复的。
而若是眼皮跳持续时间超过一周,且伴随视力模糊、睁眼困难、眼睛酸涩发红等不适的,可能是眼睑过敏、结膜炎、角膜炎等,需要及时就诊。
小病不断,大病不来
总有人觉得经常有感冒、头痛等小毛病的人,往往不会有大病;但一些身体看似很健康的人,却容易被大病找上门,究竟是真是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有一定道理。
生病后,会增强抵抗力
每次生病,包括感冒发烧,都会激活身体的免疫力,来帮助我们对抗细菌、病毒。所以人体的“自我防御”能力会有所提高,就好比给身体打了“疫苗”。
另外,经常生病的人往往比不爱生病的人更关注健康,稍微有点不适就就医了。相对而言,日常也会保持更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定期体检。
经常不生病,易忽视日常异样和体检
经常不生病,虽然说明你的抵抗力、免疫力都很强,但是也有坏的一面――经常不得病,很容易形成一个错觉,自以为身体杠杠的,不会患病,导致身体出现异样的时候,认为是小病,能够扛过去,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期,延误病情,甚至养成了大病。
本文审稿:
陶宁,博士,国家级研究所副教授
陈海旭,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所长,硕士生导师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1-09-01/52696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善于“伪装”的脑膜瘤如何察觉?这些早期症状要警惕2021-12-29 10:03:03
- 英研究称,Omicron感染住院风险较Delta低70%2021-12-29 09:57:14
- 美国FDA批准诺华全球首创siRNA降血脂新药上市2021-12-29 09:51:17
- 葵花药业拟引进两款儿童罕见病用药2021-12-29 09:51:04
- 广药集团建成澳门首个GMP标准中成药厂2021-12-29 09:50:49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