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COVID-19疫苗安全性的系统综述
- 2021-08-26 20:00:05 腾讯健康
- 健康
近日来,以南京禄口机场为主要起点,我国多地出现关联的本土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病例(COVID-19),再一次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此次疫情几乎全是由德尔塔病毒变异株引发的,德尔塔病毒是目前全球疫情流行的最主要毒株,较之前的新冠病毒具有传播速度较快、体内复制快、病毒载量较高、潜伏期较短、治疗时间较长等特点。
目前治疗新冠病毒肺炎仍然没有特效药,接种疫苗成为人们提高机体预防保护能力,降低传播感染风险的最主要手段。通常一支疫苗从研发到上市,一般需要5-20年,其中,临床前期3-6年,临床试验5-8年。但是由于COVID-19疫苗研发速度快,疫苗接种后随访时间短,往往会引发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担忧。
2021年7月28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在BMC Medicine(影响因子6.78)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系统综述《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profile of COVID-19 vaccines: a rapid review》,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概述。
文献链接:
检索策略
研究人员从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上检索已发表的论文,以及PMC的预印本。检索的关键词包括“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coronavirus”、“vaccines”、“safety”、“adverse event”、“side effect”。
此外,研究人员使用“COVID-19 vaccine safety monitor/monitoring/surveillance”以及进行COVID-19疫苗项目的国家名称,检索官方的网站和报告,以确定是否有可用的安全监测数据。检索时间截止到2021年6月12日。
纳排标准
研究人员纳入了所有关于报告COVID-19候选疫苗安全性的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的研究报告,包括发表的论文、预印本及监管机构披露的未发表数据。对于论文发表时间未做限制。
研究人员排除了研究方案、媒体新闻、评论、综述、病例报告、非人类临床试验报告、特定人群(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癌症患者和其他免疫抑制人群)的报告,以及国会会议或会议记录的摘要,也排除了没有明确显示安全性数据的临床试验中期报告,以及不再进行下一步临床评估的疫苗试验,样本量小于1000的上市后观察性研究也被排除在外。
数据提取
研究人员从符合纳排标准的研究中提取的信息包括:基本临床试验细节(如研究设计、研究地点、试验阶段、试验分组)、受试者特征(如年龄组、有潜在疾病的受试者比例、基线时血清阳性受试者比例)、疫苗配方(如抗原含量、佐剂、注射路径、接种计划)、安全数据集中的受试者数量以及随访期间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EFI)的发生率。
主要结局
对于临床试验中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主要结局定义为经历至少一次AEFI(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疫苗接受者的比例,以及COVID-19候选疫苗与安慰剂发生AEFI的比例。
研究人员汇总了以下不良事件:局部反应(例如,注射部位疼痛,注射部位硬结,压痛,肿胀),全身反应(例如,恶心,呕吐,发烧,皮疹,肌痛,关节痛,头痛,疲劳,不适,腹泻,咳嗽),其他按照系统器官分类的主动报告的AEFI,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AESI),严重的AEFI,医疗参与事件,以及受试者因AEFI和死亡而退出研究的事件。
研究概况
在去除重复记录后,研究人员共检索出7231条文献。在初步的标题/摘要筛选后,共有157篇文献通过了全文审查,并进行了合格性评估。
对于一般人群的安全性数据,有43篇文章报道了6个不同技术平台的19种疫苗,10篇文献来自于WHO、美国FDA和英国医药保健品管理局(MHRA)纳入的临床试验。共有123540名研究参与者接种了COVID-19疫苗,97944名参与者接种了安慰剂。
上市后的安全性监测数据包括3份来自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报告,20份大规模监测数据报告,以及11项上市后观察性研究和26项来自各国的国家疫苗安全监测系统的报告数据。
局部和全身反应
在所有疫苗中,注射部位疼痛和压痛是最常见的局部反应,疲劳和头痛是最常见的全身反应。对于局部和全身反应,灭活疫苗(23.7%、21.0%)、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33.0%、22.3%)及DNA疫苗(39.5%、29.3%)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其他3种类型的疫苗,包括RNA疫苗(89.4%、83.3%)、非复制性病毒载体疫苗(55.9%、66.3%)及病毒样颗粒疫苗(100%,78.9%)。
与对照组相比,蛋白亚单位疫苗中观察到发生局部反应的风险最高(RR=4.5,95% CI:3.4-5.9),RNA疫苗发生不良反应需要就医的风险较高(RR=1.7,95% Cl:1.3-2.2)。
严重AEFI和AESI
对于疫苗相关的严重AEFI,疫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没有差异。对于AESI,与对照组相比,RNA疫苗中观察到有发生超敏反应和淋巴结病的潜在风险,分别报告了约1%和0.6%的超敏反应和淋巴结病。
年龄亚组
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中常见症状的发生率明显更高。与其他5种技术平台研发的疫苗相比,无论不良反应的程度如何,RNA疫苗在年轻人中引起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疲劳、头痛)的发生率明显更高。
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年轻人RNA疫苗接种者发生常见全身反应的风险也最高。而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发热率最高。疫苗技术平台和疫苗接种人群之间的差异是COVID-19疫苗安全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上市后观察性研究
上市后观察性研究中最常见的AEFI是局部注射疼痛、疲劳和头痛。不良事件在女性和有SARS-CoV-2感染史的受试者中更为常见,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多项研究探讨了COVID-19疫苗接种的安全信号,包括过敏反应、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血小板减少、心肌炎、心包炎。
上市后国家安全性监测数据
26个国家报告了COVID-19疫苗(主要是BNT162b2、mRNA-1273、ChAdOx1和nCoV-19)的全国安全监测数据。大多数报告是基于被动监测,因此不一定代表真实的发生率或与疫苗接种的因果关系。常见AEFI和SAE的报告粗率因国家而异。例如过敏反应发生率,各国报告mRNA疫苗接种后的过敏反应率范围为2.5-15.8/百万剂,国药灭活疫苗的报告率为0.8/百万剂次,强生疫苗的报告率小于0.5/百万剂次。
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合格的COVID-19疫苗具有可接受的短期安全性。强烈鼓励开展更多研究和长期人群监测,以进一步确定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
目前我国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根据国家卫健委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到2021年8月25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97573.8万剂次。
面对德尔塔病毒变异株,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专家指出,德尔塔病毒变异株并没有导致新冠病毒生物学特性发生颠覆性改变,现有疫苗仍然具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能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减少感染者的传播力,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虽然疫苗安全性监测中发现了一些导致严重后果的罕见不良事件,但是大规模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减轻COVID-19的疾病负担,因此罕见的副作用不应影响疫苗的接种工作,目前疫苗的获益仍大于风险,政府机构和疫苗研发人员应继续采取行动,鼓励接种疫苗,减少公众的疫苗接种犹豫,一起苗苗苗苗苗,共同筑起免疫屏障。
参考文献:
[1] Wu Qianhui,Dudley Matthew Z,Chen Xinghui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profile of COVID-19 vaccines: a rapid review.[J] .BMC Med, 2021, 19: 173.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1-08-26/52595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善于“伪装”的脑膜瘤如何察觉?这些早期症状要警惕2021-12-29 10:03:03
- 英研究称,Omicron感染住院风险较Delta低70%2021-12-29 09:57:14
- 美国FDA批准诺华全球首创siRNA降血脂新药上市2021-12-29 09:51:17
- 葵花药业拟引进两款儿童罕见病用药2021-12-29 09:51:04
- 广药集团建成澳门首个GMP标准中成药厂2021-12-29 09:50:49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