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这些中医防疫法了解一下

  • 2021-08-31 16:34:14    就医网
  • 李明朝
  • 中医

7月下旬以来,国内多地出现的聚集性疫情与德尔塔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密切相关。与既往新冠病毒相比,这种变异毒株的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也正是因为如此,一场演出、一列车厢、一间棋牌室,都可以成为一个暴发点。

中医中药具有上千年与疫病斗争的经验,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今天请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药学院副主任中药师金锐来说一说,面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中国传统医学是如何认识的,又是怎样应对的。

视觉中国供图

病毒属性生变 从“寒湿”转“湿热”

应对疾病,首先要认识疾病。中医对流行性传染病的认识,无论是流感、SARS,还是新冠肺炎,都是一种特殊的外感病。也就是说,由人体感受外部邪气所引起。既然明确了外部邪气的属性,也就弄清楚了这些流行性传染病的属性。从这个角度看,老版的新冠病毒是“寒湿”,而德尔塔变异毒株可能是“湿热”。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大流行,其实也是由于今年入夏之后,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更加有利于它的传播。

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中医学体系的最大特点是整体观。从整体观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外感邪气,就容易感染什么样的患者人群。只不过,中医对于这件事的描述,不是通过气候的温湿度指标,也不是通过病毒的核酸蛋白序列,而是通过阴阳五行,通过风、寒、暑、湿、燥、火。大家经常听到的风寒、风热和暑湿感冒,就是对于这种外感邪气的描述。而《黄帝内经》里记载的“五运六气”,就是帮助确定外感邪气的方法。

于2019年底开始传播的新冠病毒,由于正处在寒湿的自然环境属性之下,所以很可能属于《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寒湿邪气”,即寒邪与湿邪的复合体。正因如此,前往武汉参加救援的中医专家,才会根据患者症状将新冠肺炎命名为“寒湿疫”“寒疫”和“湿毒疫”。在国家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包含了多个如“寒湿郁肺”“寒湿阻肺”和“湿毒闭肺”这样的病证类型。而推荐的新冠肺炎早期干预中成药,也是藿香正气水这样的散寒化湿药。这一切,都是围绕着老版新冠病毒的“寒湿”属性而来的。

但到了今年夏天,情况发生了变化。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辛丑年夏季的自然环境属性是“湿热”,即热邪与湿邪的复合体。这种自然环境属性的变化,让老版的病毒难以适应,德尔塔变异毒株却能够适应。于是,全球大流行的病毒株切换为德尔塔模式。

也就是说,最近流行的德尔塔变异毒株,已不是“寒湿邪气”,而是“湿热邪气”。最近有关患者的救治经验也显示出,这些感染了德尔塔变异毒株的新冠肺炎患者,暑湿(湿热)表现明显,中医疗法大多都是按照暑湿疫来治疗的。

祛除湿热邪气 中医药方剂对症下药

在国家防疫历史中,中医中药以其独特优势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通过外感六淫理论,中医学体系可以确定流行性传染病的病因,分析治疗的难易程度,匹配治疗方药。

视觉中国供图

无论哪种病毒造成的疾病,从外感邪气角度看,不外乎风、寒、暑、湿、燥、火6种,以及这些邪气杂合形成的复合邪气。一般情况下,单一邪气造成的外感病病情单纯、症状轻,容易治疗,而复合邪气造成的外感病病情复杂、症状重,治疗有难度。无论是老版新冠病毒这种寒湿邪气,还是德尔塔变异毒株这种湿热邪气,都是复合邪气。对于老版新冠病毒的寒湿邪气,治疗以散寒祛湿为主,现在流行的德尔塔病毒属于“湿热邪气”,就要用一些清热祛湿的方子来治疗。

例如,《温病条辨》记载的三仁汤,由杏仁、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和半夏组成,能够清利湿热、宣畅气机,适宜用于暑湿证或湿温证,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胸闷便秘。《医效秘传》中记载的甘露消毒饮,由滑石、黄芩、茵陈蒿、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和射干组成,能够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专治湿热疫毒证,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体酸痛、咽痛口渴、斑疹肤黄。《感证辑要》中记载的藿朴夏苓汤,由藿香、半夏、赤茯苓、杏仁、生薏苡仁、白蔻仁、通草、猪苓、淡豆豉、泽泻和厚朴组成,能够清热利湿,治疗湿温证,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身痛、肢体倦怠、胸闷口腻等。

这些方子都是经典的清热利湿之方,适当加减之后,能够用于湿热疫或暑湿疫的治疗。所以,无论是寒湿疫还是湿热疫,中医中药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经验组方,且这些方剂已用于临床数百年,疗效安全、确切。让患者第一时间用上对证中药,有利于应对德尔塔病毒这种湿热邪气。不过,这些方剂需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民众未经诊断,切勿自行服用。

做好个人防护 还可增加中医防疫法

对于老百姓来说,在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减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中医防疫法。

首先是中医外防。

中医自古就有佩戴香囊防疫的方法,将一些芳香类中药放在香囊中,既可以提神醒脑,也可以辟疫驱瘴。常用的芳香类中药有很多,如苍术、广藿香、艾叶、石菖蒲、佩兰、薄荷、辛夷等,均可用来制作香囊,具有一定的防疫作用。今年湿气较重,苍术、广藿香、艾叶等是非常合适的药材。7月底发布的《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建议方案》中也推荐了一个香囊处方:藿香10g,薄荷10g,山柰10g,苍术10g,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挂于室内或随身佩戴,具有一定的芳香辟疫之效。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和患有哮喘、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不适用此法。

其次是中医内防。

上海、河南、湖南等地中医药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地域和气候特点,发布了不同的外感疫病预防方剂。我们认为,北京地区可以采用河南郑州中医药管理部门发布的成人中药预防方剂:生黄芪10g,苍术10g,白术10g,防风10g,藿香10g,生薏苡仁15g,茯苓10g,金银花15g,连翘10g,陈皮10g,贯众10g,水煎服早晚一次;儿童预防方剂:藿香6g,生薏苡仁10g,苍术3g,金银花6g,贯众3g,神曲10g,陈皮3g,槟榔6g,水煎服每日三次。

当然,也可以适当选用一些祛湿化湿又有清热作用的中成药,例如甘露消毒丸、三仁合剂、保济丸、小儿七星茶颗粒、小儿暑感宁糖浆等,或者药性相对平和的补气祛湿中成药,例如参苓白术颗粒。

因个体情况不同,以上中药方剂需先遵医嘱,再酌量服用。

总之,我们在传承好中医药文化的同时,更要合理使用中药,中药用得对,才是真的好。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hangye/zhongyi/2021-08-31/52674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