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痤疮方剂

中医认为痤疮的产生,与平时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平时经常食用辛辣刺激或者油腻的食物,容易导致人体肺胃积热,然后通过血液循经上蒸,将这些发散不出去的热量蕴结于肌肤。所以,中医治疗痤疮通常根据这一发病机理,以清泄肺胃积热为主,枇杷清肺饮就是根据这一病理原理而成。在此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枇杷清肺饮的治疗方法。

处方:枇杷叶10g,桑白皮10g,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山栀子10g,生甘草6g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痤疮,疗效确切。

治疗原理:处方中枇杷叶、桑白皮清肺热,降肺火,发挥主要功效;黄芩、黄连、黄柏合用,黄芩清肺,主要清除肺热,黄连专泄中焦胃火,黄柏主要泄下焦湿热,三者共为辅药,借助主药加强清肺泄热之力;山栀子苦寒专清热、泻火,善清上中下三焦热邪,为佐药;甘草味甘生微凉,调和诸药解毒强。生甘草清热解毒,并能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合用,共同发挥清泄肺胃之热的功效。肺胃热清,脏腑通利,痰湿散结,则痤疮得以消除,使皮肤恢复正常。

除了药物治疗,痤疮患者的日常调护也非常重要。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与生活调整,少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多吃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

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是由内外两方面的原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内因为素体阴虚,血热偏盛;外阴主要是饮食不节、外邪侵袭。若湿热夹痰,会导致病程缠绵,病情加重。用枇杷清肺饮治疗痤疮疗效好,而且中药的副作用小。

枇杷清肺饮方中枇杷液清泻肺内积热;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中伏火;金银花、黄连、黄芩、山栀、白花蛇舌草清热燥湿、解毒泻火;丹参活血祛斑,凉血消痈;山楂消食化积,为消油腻积滞的药物;生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金银花、黄连、黄芩、山栀、白花蛇舌草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活性;山楂能减轻皮脂过度分泌的症状;甘草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但没有激素的副作用。采用枇杷清肺饮治疗痤疮需在医生对疾病的辨证下进行。

枇杷清肺饮的方药组成:枇杷叶、桑白皮、地骨皮、金银花各12克,黄芩、山栀各9克,黄连6克,白花蛇舌草、丹参各30克,生山楂12克,生甘草3克。炎症明显者加蒲公英、地丁草;口唇干燥加玄参、麦冬;大便秘结加龙葵、全瓜蒌;月经不调加香附、益母草;皮肤多油加茶树根、生侧柏叶。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6周为1个疗程。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皮损好发于面部及上胸背部。痤疮的非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开放性(又称白头)和闭合性(又称黑头)粉刺。粉刺进一步发展会演变成各种炎症性皮损,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选择中医药治疗时,应根据证型的不同选择处方用药:

1.肺经风热证:丘疹色红,可有脓疱或者痒痛感,患者多伴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治当疏风清肺,多选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常用药物有枇杷叶、黄连、黄柏、桑白皮、人参、甘草等。

2.肠胃湿热证:皮疹红肿疼痛,可有脓疱,患者颜面及胸背部皮肤油腻,多伴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当清热除湿解毒,多选用茵陈蒿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茵陈蒿、栀子、大黄等。

3.痰湿瘀滞证:皮疹颜色暗红,多表现为结节、脓肿、囊肿、疤痕,形成窦道者病程迁延难愈,患者多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当除湿化痰、活血散结,多选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半夏、陈皮、白茯苓、炙甘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等。

治疗痤疮时,应内、外治相结合,内服汤药的同时还可选择一些药物外用,如皮疹较多者可选用颠倒散茶水涂抹患处,脓肿、结节、囊肿较严重者可选用黄膏外敷等。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hangye/zhishi/2024-06-18/68440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