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御医手稿曝光,记录百余种药方,价值达2.16亿

  • 2022-01-11 14:16:10    网易
  • 小关
  • 养生

  分享至

  引言: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赠眼医婆罗门僧》

  中医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直到今日依然在发挥作用。古代生产力落后,资源有限,因此古代的医疗一般是贵族才能享有。不过这些医生们倾其所有,将毕生行医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供后世的医者们参考。

  古时候,人们称呼专门给皇家看病的医生为御医,御医能够接触到很多人无法触及的名贵药材,在医术研究上更胜一筹,他们的著作极具参考价值。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王朝,这个时期的中医著作与现在的中医差别不大,因此价值连城。

  人们都说医者仁心,就算是御医也时刻关心民间百姓疾苦。因此在御医任职期间,他们也会将自己平日里的研究写成书,让自己的弟子及后世参考,救治更多的人。

  当然也有一心为民的医者放弃加官晋爵的机会,踏遍万水千山,只为收集更多的药材,找到更合适的治疗方法。正是有这样的高尚之士,让我国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成为华夏文明的名片。

  将皇宫里的医生称为御医,其实这是一个很笼统的称呼。除了专门在宫里任职的医生,他们多数是医生世家出身,或者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考入太医院。御医的工作并不单单只有治病,他们还会将医学知识整理记载。

  那些临时招聘的民间医生也可以被称之为御医。为何民间医生能进入皇宫?这就要说到疾病它不分尊卑,甭管是高高在上的皇亲国戚,还是地里劳作的平民百姓,会患上同一种疾病。古人见识不多,中医又是一门十分依赖经验的学问,因此找医治过同样病症的医生,被治愈的概率会更高。

  在想要活命面前,再高傲的人也要放平姿态,于是皇宫就会张贴皇榜,寻求民间医生,尤其是治疗过类似病的医生,进宫面圣,然后进行治疗。为了表示尊重,这类民间大夫在治疗期间也是御医,享受同样的待遇。能保留下来的药方自然是珍贵的,一份清朝御医手稿就曝光了,记录百余种药方,价值达2.16亿。

  民间医生也因此有机会接触到平日里看不见的药材,与宫里面的各位同行交流医术,还能看到一些难得的医疗古籍。此外,一些民间的配方也会进入宫廷里面,然后被一些人流传下去。我国古代的医学类似于师傅带徒弟,需要医者积累大量的经验。

  医生这个行业在古代被视为一门技术活,受制于当时的环境,很多医者将自己的医术传男不传女,甚至将一些方子带进了棺材。所以很可惜我们很多优秀的医疗配方因为种种原因失传了。

  民间医生入宫,会将这些方子呈给圣上,史官将其记录下来。而且因为给皇家看过病,此医生会名声大振,回乡之后不愁找不到徒弟,毕生的医术会有一个人来继承,说不定以后还会光宗耀祖成为下一个御医。

  《清史稿》上就记载了大量的药方,其中御医汪必昌的手稿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意。汪必昌出生在乾隆年间,嘉庆时期入宫担任医职,是当时的一名御医。他在太医院任职九年,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积累了丰富的行医经验。告老还乡后,汪必昌写有很多著作,如《聊复集》。

  后来他又收集大量的民间药方,对其进行整理和批注。他批注解释的作品里,有一本叫做《怪证方法》的医疗书籍,里面记载了540种疑难杂症。汪必昌这些手稿,字迹清晰、书写流畅,对中国古代医学作出了极好的补充,根据估计,它的价值在2.16亿元,超过了之前故宫秘方。

  结语:

  很多御医并没有因为替皇亲国戚看病就高高在上,相反他们心系天下之人。是这些古代的医生们,一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医文化,也是他们在条件艰苦的古代,成为了逆天改命的勇士,救人于危难之际。

  这些手稿凝聚了无数古代医者的智慧,虽然对其进行了估价,可它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是无价的。不过对于当初整理书写他们的作者而言,流芳百世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拯救苍生才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能够拥有这些妙手回春的医生,我我们文明中的幸运。让这些著作流传下去,更是我们现代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赠眼医婆罗门僧》

  《清史稿》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hangye/yangsheng/2022-01-11/56592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