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集采终到来 涉及17省74款产品

  • 2021-09-27 09:48:34    就医网
  • 白如月
  • 独家

9月25日,湖北省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管理服务网发布《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1号)》。

《公告》指出,本次采购联盟由湖北、河北、山西等19省及地区组成,17个组别74款中成药将开展竞价。不过具体报量安排、后续开标计划等信息尚未公布。参加中成药带量采购的范围包括联盟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鼓励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按照所在联盟地区相关规定参加。

中成药集采终到来 此次涉及17省74款产品

中成药集采并非一时一地的消息,而是早有端倪。记者梳理近期关于中成药集采的消息时间轴,8月9日,国家医保局网站在公开答复“关于加快中成药及配方颗粒进入集中采购的建议”中就曾明确透露,下一步,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完善中成药及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坚持质量优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从价高量大的品种入手,科学稳妥推进中成药及配方颗粒集中采购改革。

9月14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广东联盟清开灵等58个药品集团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意见。

其中,36个为独家品种,有喜炎平、连花清瘟、小儿豉翘清热等销售过亿元的大品种;而非独家中,也不乏清开灵、抗病毒口服液、橘红痰咳等常用药。此次集采,涉及到的企业包括以岭药业、天士力、步长制药等多家上市药企。

此次“价高量大”中成药纳入广东集采,意味着继化学药之后,悬在中成药头上的“降价靴子”终于要落下了。文件将集采大刀挥向了中成药,尤其是中药独家品种。这对于多年来依托独家品种、独家剂型、独家规格的中成药企业而言无疑将是一大重击。

同时9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表示,《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明确指出,中药饮片品种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各省级医保部门可综合考虑临床需要、基金支付能力和价格等因素,经专家评审后将与中药饮片对应的中药配方颗粒纳入支付范围,并参照乙类管理。

如果说之前只是涉及到一省一地的集采,而此次中成药集采涉及到则是湖北、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福建、江西、河南、湖南、海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中成药生产大省。

集采不会停止 药品降价是趋势

记者发现,国家医疗保障局按照计划,2021年底可以达到500种药品左右,可以基本涵盖基本药品目录中的药品。

从此前青海省、浙江金华、河南濮阳等地区针对中成药集采的试点情况来看,试点的集采品种基本上是需求大、金额高的中成药品种,并且降价幅度基本在50%以下,业内预计,国采中成药降价也或将在50%左右。

记者整理中药企业财务报表时发现,中药企业整体毛利率较高,如果有独家品种则毛利更高。上市公司中,东阿阿胶、九芝堂、千金药业、葫芦娃等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均在60%左右;康缘药业、桂林三金等达到70%一线,这样的利润率是远超一般制造型企业的。

但是不能否热的是,中成药价格受药材价格的影响较大。记者注意到今8月以来,菊花价格上涨了78.6%,进口酸枣仁涨价57.1%;在中药价格网站中药材天地网上,泽泻价格更是上涨了169%。今年常备的200多种中药材价格上浮都较大。

这或许正是相关政策迟迟不面向中成药的原因之一。政策出台需要考虑长期效应,但影响中药价格的短期因素比较多,两者之间出现了错位。

然而,谨慎出台系统性政策,并不意味着中药可以人为制造“价格高地”。近期各省出台的降价、议价举措,主要针对的是挂网价格省际间差距过大的问题。

9月9日,国家医保局在一份政协提案答复函中表示:2018年至今,已实施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4%,集采药品价格从国际最低价的2~3倍下降到与之相当的水平,节约药品费用已达1500亿元。

在依靠利润来支撑业绩的制药公司来说,利润大规模腰斩以后,就极难支撑其原本业绩。

记者统计了自2018年以来的主要集采事件发现:2018年11月,第一批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启动,实行“4+7”药品集采试点,最终25个品种中选,6个弃标,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这一轮让医药板块跌去2000亿。中证医药的估值跌破20,是近些年的历史最低点。

两难境地 集采机制倒逼医药企业创新

记者就此次中成集采采访一位专攻医药领域的私募基金经理徐天,当记者问到集采对于医药行业的影响几许时,其表示,集采短期即杀医药企业的业绩,也打击医药赛道投资人的信心,但是业绩增长受阻的同时泡沫也会被挤去不少。

被采中的企业,利润下滑是肯定的;没被采中的企业,市场丢失,利润业绩更是下滑,这是集采机制给出的双难选择。但是政策不会不给企业“活路”,相反,这是政策在倒逼企业去做出改变。

徐天表示,被采中的企业因为在市场获得了“垄断”地位,扩大了市场份额,很有可能成长为医药板块的核心企业。同时低价集采也会逼迫医药企业转向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端的投入,集采也不能一味看成是医药股的利空。

中国药品和医疗器械总体对外依存度分别约20%和30%。只有提升国内医药企业的技术水平、推动国产替代进口,才能真正带来中国医药行业繁荣。

记者注意到一组数据,2020年我国全部医药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不到全球前十公司总和的10%,创新的能力和动力都非常脆弱。

徐天说:“这个行业发展,急需外部力量鞭笞。很多公司都是躺在自己老祖宗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基本上这些年没有对这个行业有任何贡献,而且现在的这些集采对象,都是一些老药,没有任何一款创新药或者是投入大量资金研制出立刻被集采的,这也就是说创新药、创新器械、医药外包等医药的创新产业链不仅不受集采影响,更是利好。还要注意,药店、民营专科医药、医美、特色原料药等医药领域,集采也几乎不受任何影响。”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dujia/2021-09-27/53069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