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减免费用530余万元,杭州这个医疗帮扶项目致力于“重塑人生脊梁”

  • 2021-09-07 09:07:58    腾讯网
  • 白如月
  • 独家

实现共同富裕,全民健康是重要基础。健康是一,有了这个一,后面的零才有意义。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在三对口一协作地区,大山阻隔了健康信息的传播,也阻碍了人们对健康追逐的脚步。东西结对、山海同心。在杭州帮扶项目中,“重塑人生脊梁”医疗帮扶项目,聚焦结对地区脊柱弯曲患者,用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情实感的帮扶,真心实意的关怀,让一批批患者重获新生,为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书写了医疗帮扶的杭州案例。

一根脊柱,支撑起了一个人的身体,也树立起了一个人的精气神。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体弯曲着,佝偻的身体挫败了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重塑人生脊梁”项目由此而来,重塑身体,重塑人生。

杭州萧山中医院组建了一批专业医生团队,让来自杭州的先进医疗技术进山区,打破三对口一协作地区患者求医瓶颈,摸索出一套集技术支持、温情关怀、费用减免等环节在内的综合性医疗帮扶模式。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萧山区中医院依托所开展的“重塑人生脊梁”和“杏林天使基金”两大公益基金项目,为杭州结对的湖北、贵州、西藏、浙江等地区的脊柱畸形患者按下人生“重启键”。2018年至今,已有110余名来自利川、凯里、从江、西藏、云南的患者受益,减免医疗费用达530余万元。一批又一批的脊柱畸形患者在基金的援助下,“抬头挺胸”,重启人生。

勇闯生命禁区

用前沿技术与病魔斗争

在贵州凯里有一位脊柱畸形患者叫杨秀成,来杭就医前身体几乎弯成了“C”字形,下巴贴在胸骨上,吃东西吞咽都困难。2019年10月,萧山中医院全仁夫团队开始为他开展脊柱矫形救助。

术前,仅麻醉就是一道大坎。医院麻醉科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为杨秀成做了“史上最难”气管插管。2019年,医院对杨秀成进行两次高难度的截骨矫形手术,去年1月6日,最后一次颈椎后凸矫形手术顺利完成。经过精心护理,现在杨秀成已经可以成功“抬头挺胸”。这也成为国内罕见脊柱后凸畸形230度、颈胸段后凸50度、胸椎后凸115度矫形成功的患者。

其实,让脊柱挺立,并不仅仅是为了生活的方便。据介绍,脊柱畸形是一种高致残性的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心肺功能下降,肢体活动不便甚至瘫痪、死亡。而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国内能熟练开展这项手术的医院屈指可数。

不畏风险,迎难而上,近年来,以萧山区中医院全仁夫院长为首的医疗团队勇闯生命禁区,不断创新手术方法,攻克多个技术堡垒,为越来越多的脊柱畸形患者送去健康。据统计,目前医院已顺利完成300余例手术。治愈的患者中,年龄从5岁至80多岁,脊柱侧凸角度最高达115度,脊柱后凸角度最高达230度,矫形前后最大身高差达38厘米。

患者杨海兵是杨秀成的儿子。入院前,这个27岁的小伙子脊柱后凸67度,身高只有136cm。接受了全仁夫主刀的脊柱后凸截骨矫形手术后,护士给小伙子量了身高,足足“长高”了10cm!杨海兵高兴地说,“现在好了,不用枕头都可以睡得很踏实,感谢萧山中医院脊柱医疗团队!”康复后,杨海兵还去爬了萧山北干山,重新找回了自信。

给予温情看护

让患者感受异乡温暖

杭州,一座至善之城,面对千里来杭求医的脊柱畸形患者,给予了家的温暖。

9月初,萧山中医院住院部19楼(脊柱矫形科)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又热烈的欢送仪式,两位来自西藏那曲的脊柱畸形患者嘎桑和次央加才手术圆满成功,以全新的姿态即将踏上回家的旅程。

欢送会上,次央加才的妈妈用藏语表达着感谢,做了无数次双手合十的动作,讲了无数次“感谢,感谢……”她说:“这次手术费用我们一分都没有出,在这里的三个多月吃的喝的医院安排很贴心,所有的医护人员把我们当家人一样对待……真的很感谢。”

在19楼居住的几乎都是脊柱畸形患者,他们从全国各地而来,又被同一疾病所羁绊,每多一位病友的健康恢复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次希望的正向叠加。他们之间,是病友,是伙伴,更是亲人。

欢送病友的健康离开,来萧进行脊柱矫形手术的贵州病友通过歌声送上了祝福,嘎桑的弟弟为医护人员献上了藏族特色舞蹈,另一位贵州的病友送上了为西藏患友画的画像……马上就要中秋节了,医院还特意为他们准备月饼,送上节日的祝福。藏族同胞也给在场的医护人员纷纷献上了哈达,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这样的温情画面在病区不止一次上演,也给这些千里来求医的人真切的温暖。给予病人关怀,贯穿在杭州帮扶的全流程中。为了让利川脊柱畸形患者无忧赴杭手术,萧山中医院全面落实医疗“首接负责制”,围绕患者来杭就医手术的全过程、各环节,压减办事环节,从筛查、启程、到达、术前、术后、康复锻炼到出院返回,全程关注、细心关怀。查询车票、接送患者、安抚情绪、开通异地医保网上结算……用“速度”和“温度”真情帮助每一位来杭手术患者。

跨越千里奔赴

带重塑人生希望再入大山

今年5月,萧山区中医院迎来了来自贵州、西藏的新一批患者,他们将陆续通过手术,迎接自己全新的人生。随着这一扶贫救助行动影响力的不断深化,知晓度的不断扩大,就医人数不断刷新着记录,续写着新的希望。

这份希望的火种,以“重塑人生脊梁”为引领,2020年9月,走进湖北利川,2020年8月,走进西藏、云南,2020年11月,走进浙江龙泉,2020年3月,走进贵州从江,2021年5月,走进贵州黔东南7县市……本周还将再次走进恩施,并与今年的医疗帮扶结对点四川康定携手,为更多脊柱畸形患者点亮人生。

团队合影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带到西部大山里,让患者家门口就能看好病”萧山中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全仁夫说。这个愿望的实现并不容易,由于手术费用高、风险大,很多贫困家庭的患者无法及时接受矫正治疗,以致常年受病痛折磨,一生无法直立行走。

萧山区中医院便开展了两大慈善救助项目“重塑人生脊梁”和“杏林天使基金”,针对低保户、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难家庭、持有残疾证的脊柱畸形患者,由医院分别与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萧山区慈善总会及爱心企业联合成立。项目善款用于补贴上述贫困患者由医保及其他各种补贴支付后仍需自费的部分。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及格线。以萧山中医院全仁夫院长团队为代表的杭州医疗帮扶成员们,送医下乡,广泛筛查,让病人不以大山为阻隔,拥抱健康生活,开启属于他们的全新人生。

杭州力量,由此凝聚。

商报记者/每满记者 祝芷媛

通讯员 赵波 朱国香 洪斐

值班编辑:侯惠惠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dujia/2021-09-07/52822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